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小说作品充满神秘和未知,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他善于书写极端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理,在时空误置、延宕、碎片化的创伤叙事背后是对后现代主义时代个体存在和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关照,体现出强烈的哲理思辨与人文关怀。约翰·福尔斯笔下的生活是痛苦迷茫的,人在创伤体验中寻找爱与救赎。其小说作品中有对个体遭受家庭创伤、性别创伤、社会创伤的细致描绘,对情欲、疾病、疯癫的描述贯穿始终,其独特的审丑和悲情叙事令人不快亦令人警醒。约翰·福尔斯在欧美文学界享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国内外研究约翰·福尔斯小说的学者众多,研究成果繁多。研究者们立足其小说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自由主题、女权主义思想、精神分析理论应用等视角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形成了许多严谨、详实、周密的研究成果。基于笔者已有资料,可以发现国内外对约翰·福尔斯的小说研究大部分着重强调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人文情怀对约翰·福尔斯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心理学批评研究多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分析小说中出现的亲子、神话等人物关系原型;存在主义批评研究多从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入手分析小说体现出的存在主义悲情体验;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多分析小说中丰富的反讽、戏仿、互文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以及时空误置和破碎化叙事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在约翰·福尔斯的诸多小说作品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收藏家》《巫术师》《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三部小说的创作思想具有较明显的承接关系,最具代表性。三部小说的研究也各有侧重。《法国中尉的女人》因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受到学者广泛关注;针对《收藏家》的研究多涉及其中的犯罪情节、畸恋爱情、权力角逐;对《巫术师》的研究则多侧重于其存在主义哲学内涵和小说丰富的象征意味。前者研究者较多,后两者的研究成果次之,其他虚构类小说作品因译介不畅等原因尚未在国内公开出版,研究者相对较少。在诸多研究成果之中,鲜有研究者基于创伤批评理论研究其小说作品中的创伤书写内涵。创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新兴文学批评理论,它综合了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关注创伤文学的精神分析、历史文化和伦理道德解读。笔者认为,从创伤理论视角对约翰·福尔斯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是对创伤理论的具体应用,能够为读者了解和理解约翰·福尔斯的小说创作思想提供参考。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虽立足福尔斯创伤书写的各个层面,其内部却有机统一,共同构建出其创伤书写体系。第一章简述创伤批评理论与约翰·福尔斯的创作背景、创作经历。第二章分析福尔斯小说中出现的家庭创伤、性别创伤和社会创伤三种创伤情节,指出约翰·福尔斯的小说人物始终遭受着无意识创伤记忆的困扰,是创伤体验推动人物走向悲剧命运。第三章论述小说中替罪羊、疯女人、患病者三种创伤意象与西方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第四章论述小说中囚禁、流亡两种极端创伤环境对人物造成的创伤体验和对人物生存起到的重要影响。第五章分析小说的创伤治疗主题,揭示小说中创伤治疗的两种途径:内在的自我重构和外在的爱与信任。结语部分对约翰·福尔斯的创伤书写进行总结,提出运用创伤理论视角研究其小说作品可能产生的缺点与不足,揭示其小说作品中出现的悖论特质。笔者以《收藏家》《巫术师》《法国中尉的女人》三部小说为研究文本,尝试从创伤情节、创伤意象、创伤环境、创伤主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书写,揭示其作品的创伤叙事与创伤审美。笔者认为约翰·福尔斯小说作品中的创伤书写是作者自身痛苦创伤经历的艺术复现,亦是对后现代主义时代受创伤群体的关注与关怀。从某种程度上说,约翰·福尔斯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深切人文情怀与强烈社会责任感对当下疫情期间的创伤书写创作亦能起到些许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