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业成就非凡,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基本温饱问题。但同时,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生产效率低等代表现代化硬性指标的环节却极大地影响着农业基本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意味着农业发展不可忽视农民如何有效采纳新技术以及如何高效地从技术使用中获利的问题。本文的旨趣在于探明农户技术采纳与技术红利的分配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五类关于技术采纳的文献,这些研究都是外部解释与简易的内部因素探索结合的结果,疏漏也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忽视了农户群体内部复杂的关系结构与技术结构,在解释上缺乏张力,无法回答罗杰斯问题:技术推广是否让农民获利,还是农民们终被排挤出农业领域。因而在研究问题上,有待回到问题本身。技术在马克思的经典定义下是“技术本身”与“技术应用”两方面。技术采纳指一个农户采用创新技术的过程,技术红利的分配指的是对因技术进步而增加的收益的分配,但在这里速水-拉坦与詹姆斯·斯科特有不同看法,因此需要实证案例来分析技术采纳与技术红利的分配在罗杰斯问题上的具体呈现。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结合质性研究的方式探索上述内容。其中质性研究基于农村6个月的、针对X与Y农户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X、Y所在的村是全国苗木之乡下辖的两个近邻的村庄,合称为T村。两人参与苗木生产模式不同、经历不同、前景不同。两人之间的比较分析与结合分析有利于揭示出技术在村庄的生成过程。以往对于交易成本之外的市场制度研究多以关系网络分析为主,包括两类:普通关系网络和庇护关系网络,但是这两类无法综合理性的成本标准与规范的秩序原则。于此,本文正试图以T村经验展示这种综合的可能性。X、Y苗农经历了三大技术悖论:分化悖论、传播悖论、敏感悖论,从中我们可以分别看到三种社会事实:“地方性知识及其社会整合”、“互惠性的理性系统”、“弹性的边界渗透”。它们解决了“如何有效认识稳定成本”、“如何理性测量稳定成本”和“如何灵活运行稳定成本”的具体技术采纳行为问题,稳定成本随之减少。接受新农技的农户依次进入非正式制度的市场中循序上升的准入门槛、积累门槛、竞争门槛,致力于保障产销获益,保证利润不被稳定成本所挤压。整个技术过程可以这样表述:技术采纳在降低了稳定成本的苗农身上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红利的分配,使其在分配结构中处于合适位置;技术采纳在扩大了稳定成本的苗农身上干扰了红利的均衡分配。一言以蔽之,技术采纳通过农户如何运用稳定成本的方式而相应影响技术红利的分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接受新品种技术的人由于面临稳定成本上涨或下降的情况其关系网络或阻塞或通畅,相应的结果则是收益受阻或者盈利颇丰。这就是技术采纳影响技术红利的分配的过程。因此,通过创新的概念“稳定成本”能够梳理清楚T村经验呈现出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之外的实证内容。总之,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质性研究是为了探明技术采纳行为与技术红利的分配的关系,另外也为了对市场经济学的再重建和再批判进行一次尝试。这两者即是目的,也是过程,更是本文后续研究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