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包埋有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载药微球和微囊,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是生物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但传统工艺所制备的载药微球和微囊粒径均一性和制备重复性差,这容易导致其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实现药物的精确控制释放。为了克服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引入新型膜乳化技术,与复乳法相结合,旨在制备粒径均一性好、药物包埋率高、药物释放速率可控且生物活性易于保持的载药缓控释微囊,并对膜乳化工艺参数以及内在规律进行研究。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旨在解决复乳膜乳化过程中的初乳稳定性问题,以保证膜乳化工艺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油水相密度进行调节、增大初乳的粘度以及选用Arlacel83作为油相乳化剂,可以保持初乳稳定性达24h以上。在此基础上以PLA为膜材、溶菌酶作为模型蛋白,采用膜乳化技术和复乳溶剂蒸发法相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包埋,并与机械搅拌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膜乳化法所制备的载药微囊粒径分布系数(CV值)明显要低于机械搅拌法,最高药物包埋率可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机械搅拌法所制备的载药微囊的药物包埋率。论文第二部分对膜乳化过程中影响微囊粒径均一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油相乳化剂的类型和浓度对于W/O/W复乳液及最终微囊的粒径均一性影响最为关键,选用浓度为0.25wt.%的Arlacel83作为油相乳化剂,同时对膜压、外水相乳化剂PVA浓度以及外水相搅拌速率进行优化,可以得到粒径分布系数(CV值)在15.0%以下的微囊,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孔径的膜来制备不同粒径大小且粒径均一的微囊,实现了粒径可控。在优化了影响粒径均一性因素的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用复乳膜乳化法对人胰岛素进行了包埋,并对影响其药物包埋率、释放行为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优化条件下,药物包埋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并可通过调节配方参数对药物控释速率进行调控。论文第四部分深入研究了在载药微囊的制备过程中导致蛋白药物失活的主要原因,并引入新型的FTIR法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测定来验证并预测其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油水相界面是影响药物失活最主要的原因,在内水相中加入HP-β-CD、PVA和PVP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并提高蛋白质活性。论文第五部分是膜乳化技术制备微囊工艺进一步的拓展,分别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以及常规膜乳化技术与S/O/W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载药微囊,在较好地保持微囊粒径均一性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大膜乳化工艺的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突释速率(突释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
研究表明,采用新型膜乳化法和复乳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粒径均一的载药微囊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包埋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缓控释微球和微囊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