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回顾了δScuti型变星的发现和研究的历史.介绍了δScuti型变星脉动不稳定带的蓝端最重要的激发机制,氢和氦的电离效应所导致的κ机制.介绍了对δScuti型变星观测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统计研究,以及以频谱分析为基础的测光研究的方法和三种最重要的通过光谱研究做模式证认的方法.我们针对1997年STEPHI联测的数据和利用兴隆站85cm望远镜从2001到2002年观测得到的资料,得出δScuti型变星V647 Tau,SAO73233,SAO54473,V650 Tau,V461 Phe振幅谱,计算出变星的物理参数,研究它们的脉动特性.与进行过大量观测研究的变星做比较,物理参数相似的变星显示出频谱上的一致性.并根据对V650 Tau历年的观测资料,指出了它的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最后该文比较了Pamyatnykh(2000)得到的脉动不稳定带与Xiong&Deng(2001)利用依赖于时间的非局域对流理论得到的脉动不稳定带.介绍了Xiong&Deng(2001)得到的理论的红边界.利用Rodríguez et al.(2000)星表中的δScuti型变星的样本对观测和理论的红蓝边界做比较.并分析了导致相互间差别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