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6例Gleevec靶向治疗耐药GIST的临床病理、蛋白表达、超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100例原发性GIST对照,找寻GIST耐药的发生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电镜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100例原发性GIST和6例Gleevec靶向治疗耐药GIST蛋白(CD117、CD34、nestin、α-SMA、desmin和 S-100)表达、超微结构和基因突变(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情况。6例耐药患者在Gleevec治疗前后共行20次手术治疗的标本均进行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筛查。其中Gleevec治疗前11次,Gleevec治疗15天后1次,Geevec耐药后共8次(其中2位患者发生2次耐药)。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原发性GIST中免疫组化的表达、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比较原发性GIST与耐药GIST在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和基因突变方式上的改变。
结果:
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100例原发性GIST中CD117、CD34和nestin的阳性率分别为97.0%、78.0%和94.0%,多为弥漫强阳性,均定位于细胞浆。α-SMA和S-100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6.0%和24.0%,多为局灶阳性。desmin仅2例局灶阳性。6例耐药患者原发肿瘤组织弥漫强表达CD117,复发或转移后CD117表达有所下降,首次耐药后CD117重新弥漫强阳性表达至第二次耐药后表达再次下降。6例原发肿瘤组织中CD117的表达均位于细胞浆,耐药后5例出现核旁点状阳性的表达现象。
2、超微结构显示:15例原发性GIST瘤细胞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中间丝较多见,质膜处偶尔分布一些微饮泡、密斑样结构和不连续基板,部分病例可见多量细长指状突起,未见明显的平滑肌和神经分化特征。。而耐药GIST 细胞器更丰富,膜性结构易见,细胞核形态怪异。
3、基因突变检测显示:100例原发性GIST的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c-kit基因的11外显子(75.5%),主要集中在550~576位点,以缺失和点突变为主要方式,偶可见重复和插入。9外显子突变率为(5.1%),突变方式恒定,为ins AY502503;没有检测到13、17外显子的突变。PDGFRα基因18外显子突变率为(3.1%),未检测到PDGFRα基因12外显子突变。耐药GIST在原突变的基础上,均发生了二次突变,突变位置为c-kit基因17外显子(83.3%,5/6)和13外显子(16.7%,1/6)。
结论: GIST主要表达CD117,CD34和nestin。耐药后GIST c-kit蛋白表达定位发生了改变。超微结构与ICC细胞相似,缺乏明显的平滑肌和神经分化特征。c-kit基因及:PDGFRα的突变与部分GIST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耐药后GIST均检测到了二次突变,可能与耐药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