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隔绝原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生前作品并不多:七十几个短篇小说,一个中篇,五十几首诗歌,以及一些随笔和评论,但是他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近两百年来对爱伦·坡及其作品的评论,多注重对单个短篇的评说,或热衷于对坡奇特生平的挖掘。本文试图把爱伦·坡的恐怖故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把批评的重心放在坡的恐怖故事本身和他的创作理论及其哲学思想上,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阐释坡的恐怖故事。 本文力图分析坡恐怖小说的整体特征并深入发掘其内在含义。隔绝原型存在于坡绝大多数的恐怖小说中。故事往往发生在封闭的空间里,在漆黑的永恒午夜中,故事的事件不再呈直线发展,而像钟面一样,只是一个封闭的圆形,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故事中的人物常常远离现实生活,有着畸形的心理,而正是这种畸形的心理最终使他们完全丧失理智。 第一章主要讨论故事中的空间背景。坡恐怖小说中的隔绝的空间背景比如孤立的房屋、密闭的地牢和不断下降的漩涡都属于传统哥特式文学中的隔绝原型。这一原型象征着内部和外部的隔绝。在隔绝的空间里常常发生骇人听闻的谋杀,生命显的异常脆弱。无论故事中的人物还是读者都在这个隔绝的空间里体验到内心的焦虑、恐惧甚至窒息。 第二章分析了故事中的时间背景。它同样属于哥特式小说中的隔绝原型。小说中的人物永远生活在封闭的时间里。和钟面一样,坡的时间也是圆形的,它似乎与过去和将来都没有关联。午夜,圆形钟面上最后一刻,就是死神降临的时候,宇宙中的万物都逃离不了这一命运。 第三章探讨坡恐怖小说中的人物。坡小说中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吸血鬼似的人物,另一种是恶魔般的人物。他们也同样属于哥特式小说中的隔绝原型。他们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都与外界隔绝。他们越是想逃离噩梦般的折磨,越是深深陷入毁灭的终极深渊之中。 本文通过对坡恐怖小说中空间背景、时间背景及人物的分析,指出了隔绝原型在坡恐怖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概括了隔绝原型在坡恐怖小说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美学以及哲学内涵。
其他文献
教材是新课程目标及教学改革的物质载体,但新教材的编制必须是在传统教材及国外教材的比较、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组织内容,设计层次,由此以新课程目标为基点,审视多种教材形态
岩土体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不确定和不确知系统,人们对其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局限性,材料参数、本构模型、计算荷载、计算边界条件(地应力等)和量测的位移和应力等无法准
选用新疆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将2017年8月9日精河M S6.6地震及附近区域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MS3.0以上地震用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及深度,结果表明:(1)2017年8月9日
对广西甜瓜种植户的技术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对各类型的技术需求中,种植户对病虫害防控技术以及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需求占比最高,达到了100%;而对贮运和加工技术的需求却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资源,它们的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
<正> 众所周知,僧侣忌食荤腥酒肉,有素食的习惯,但在佛教初期时,僧人的饮食却并没有这样的特殊规定.据《寄归传》记述,早期僧人的主食共有五种:于饭、麦豆饭、麦少(以米麦等
习惯性违章的产生主要有:片面追求运量,逞强好胜,盲目求快;凭主观经验行事,抱侥幸心理;懈怠麻痹,主观上"想当然"等原因。针对习惯性违章应采取从教育着手,强化员工遵章守纪自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位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教师就要通过种种办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效益,而教学反思就是其中一条重要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几大著名跨国企业商业丑闻的先后曝光令人震惊,使商业界的公共形象滑落谷底,为改变这一状况,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
本文在地层、构造、阶地、水系等基础地质资料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形理论等,对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以来的地质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三峡地区地质环境概况、新构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