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现实意识下建构理想的现实空间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以法国的学院传统和苏联的现实主义所建立的稳固价值体系已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痕迹。现实主义绘画延续至今,从历史革命题材到描摹社会生活,现实的定义又何时停止改变过?在开放社会的发展中,早已有了关于现实的当代理解与探索。理想的现实空间,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带有非现实的色彩,却又是难以描述的现实。作为当今时代的独立个体,应当怎样去感悟,又以怎样方式和角度去观察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客观对象,反思整理成绘画语言,在不失现实的同时,以更具当代的视角阐述精神诉求。现实如何变得深刻,现实如何理想化,这就必须要以超现实的思维和意识来为现实做延展,探索现实画面中的非现实性和超现实画面中的现实性,力求更加深刻的表达自身对现实绘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绘画中非现实性神秘感的欲罢不能。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理想与现实是什么。从理想与现实的概念、生活和哲学上的关系,以及在绘画中他们特有的联系三个方面逐步深入的阐明什么是理想的现实空间。第二部分介绍了建构这种画面所受风格的影响与指引,通过相关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和解读引出为何建构理想的现实空间这一意图。第三部分结合创作,对绘画的本体语言进行解读分别从构成空间和色彩空间来探讨如何在创作中实现自身的艺术理想。第四部分通过创作,延伸和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在情感上的个人追求和艺术价值。旨在超现实意识下,使得现实的物象所构成画面空间具有非现实的表现力,趋于一种实现情感理想的状态。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缺乏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过于关注语言知识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抛锚式教学模式切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与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在真实的情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抛
高素质的国民系教育培养,教育自读书开始。阅读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而较早的监测青海农牧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农牧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及困境,还可以帮助他们习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确定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青海农牧区小学生个体内部不同分项阅读能力水平如何?不同小学生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农牧区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哪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学习技能和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也进一步造成了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差异。正是因为这样,怎样逐渐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师都面临的课题。相比于常见的阅读理解,窄式阅读是一种通过阅读同一种
派出所作为基层公安组织,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工作内容繁杂锁碎,实施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当前从5S现场管理角度探索基层公安治理的研究较少。因此,对杭州市萧山区市北派出所5S现场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跟踪研究其成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杭州市萧山区市北派出所5S现场管理的实
忍耐思想存在于儒佛道三家思想体系中,王阳明哲学思想受三家影响颇深,且其忍耐思想突出,因而对王阳明的忍耐思想进行解读具有必要性。王阳明处在大道不明的社会环境中,为改变社会现状、缓和社会矛盾、重振理学精神,寻求变革之道,其忍耐思想因此产生。在家族渊源、人生经历、儒释道思想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王阳明独具特色的忍耐思想,赋予忍耐思想包容、隐忍、恻隐、忍辱、弘毅等内涵。良知是决定王阳明忍或不忍的核心,他对忍
课题以《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吴国孙家”典型人物故事为文本依托,通过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根据人物的故事创作“吴国孙家”叙事性动态插画。首先本课题从插画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叙事的手法、要素、原则进行探讨,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与探索插画设计的叙事方式。通过实践性设计,深化对叙事性动态插画的实用探究,借助叙事的内涵增添动态效果,提升文本本身的情感表现力,突出插画视觉语言的呈现与叙事方式,力求达到叙事性
象征主义绘画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象征主义画家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美学理念,他们在艺术中运用暗示性的表达手法,追求超然现实之外的精神世界,形成了风格多样、打破时间和地域界线的象征主义绘画群体。“应和”论是象征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提出人的感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作为象征主义绘画的重要美学思想,“应和”论在象征主义绘画中有着深刻的表现,如形式、风格、精神内涵等方
陈怡打击乐协奏曲是一部将二十世纪后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京剧锣鼓节奏融合运用的打击乐协奏曲,由管弦乐队担任协奏。笔者为了准确表达出此曲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撰此论将陈怡打击乐协奏曲第三乐章《急急风》的中国打击乐素材和演奏诠释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意义,从笔者所检索的相关文献资料中,综述目前关于陈怡音乐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人的研究方法。第二
长久以来,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套史无前例的视觉符号体系,经过时间的流逝被归纳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纹章学。随着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崛起,纹章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引入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在彼得大帝时期,沙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正式将西欧纹章理论和纹章制度融入到帝国的方方面面,为日后俄罗斯纹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法律基础。以俄罗斯纹章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阐述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纹章的发展概况以及纹章学对于俄
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关涉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牵引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和谐稳定社会建设。国家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有助于切实保障底层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与人格尊严,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流浪人员的救济与帮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要义,对彰显新时代发展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围绕关键词检索查找资料,分类把握不同主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