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把这个领域的研究看做是继皮亚杰的研究和元认知之后社会认知的第三个浪潮。心理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认知能力,与情绪、道德、语言、社会行为以及同伴关系等密切相关,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较少,得出的结论也不太一致。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人际信任程度的测量指标之一,和心理理论以及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受到许多国外学者关注,但是在中国背景下没有关于三者之间具体关系的探讨。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亲社会行为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对关于三者的具体关系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研究对象是90名小学儿童(一、三、五年级各30名),采用失言、白谎、特质理解三种心理理论任务测量儿童心理理论能力,采用情境故事法和同伴提名法测量儿童亲社会行为,采用儿童马氏量表测量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结果表明:
1、小学儿童总体心理理论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特质理解能力发展明显好于白谎理解能力和失言理解能力。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发展最好,其次是情感,最后是意图。
2、小学儿童安慰行为和合作行为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的安慰行为显著多于男生。
3、小学儿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4、心理理论总成绩、认知、情感成分和同伴提名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控制年龄以后,相关依然显著。马基雅维利主义和两种方法测得的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马雅维利主义和情感成分显著负相关。情感成分可以解释同伴提名亲社会行为13.4%的方差,马基雅维利主义能多解释5.5%的方差,情感理解能力对同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比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负向预测作用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