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闹社风潮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环节,国家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政权建设任务”,把权力触角深入到了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山西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农业生产互助,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狂欢却带来无尽的问题和矛盾,1956年~1957年,山西各地发生了农业合作社的闹社风潮。闹社风潮“是广大农民为抵制在‘革命的名义下对他们进行的各种剥夺所做出的努力”,为我们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前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回顾了学术界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情况。  第一章介绍了山西农业合作化运动概况,为阐述闹社风潮提供了基础。  第二章对山西农业合作社闹社风潮的经过做了详细论述。一方面,通过闹社风潮的官方表述,从宏观把握闹社风潮的全貌,阐述了地方政府应对闹社事件的最初措施;另一方面关注个案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关心基层社员闹社的心态,对霍县四合社与河津县灯塔社闹社事件做了具体分析,从微观上描述闹社的过程。  第三章分析了闹社风潮产生的原因。由于国家仓促推行高级化使社员对合作社缺乏认同、充满失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矛盾重重,突出主要表现为村与村的矛盾、社员与社干部的矛盾。此外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相结合使国家彻底掌握了粮食支配权,过度的统购和混乱的统销造成农村生产生活困难。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酿成“闹社”风潮。  第四章分析了闹社风潮的处理过程。国家依靠在山西农村长期积累的绝对权威迅速平息了这场风潮,在随后发起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退社和分社被完全禁止,闹社现象彻底消失。  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作了概括总结,并指出闹社风潮及处理过程对山西农村经济体制发展的影响。
其他文献
河南省的南阳地区,古称宛.民国时期辖十三县.宛西,在民国时期指南阳西部的镇 平、内乡、淅川三县(解放后析内乡县西北部置西峡县,故今为四县).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里
摘 要:周期注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滞留状态的原油动用起来,提高注水利用率,扩大注水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文中阐述了周期注水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工作方式的采收率变化,在明一西块通过不对称短注长停工作制度的实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周期注水;提高水驱采收率;毛管力;  周期注水也称间歇注水或不稳定注水,它是依靠现有井网,周期性地改变注水量和注入压力,在油层中形
该文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论证楚国春秋时期的军事活动对其国内社会生活的影响,综合说明了楚国军事活动是如何具体地促成其强大的.政治上的影响包括:1.楚早期的
1917年7月到1923年底,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东建立护法政权.以此为线索,可以把护法运动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次.三次护法中,孙中山都是把收复广东作为首要目标.但由于反动势力
该文试图通过将韩非法思想同先秦诸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前期法家及兵家)进行比较,揭示韩非法思想的继承和拓新.第一部分分为引论,简略介绍韩非法思想的研究现状,表明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共二次大会以来,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领导与被领导
北宋时期,赵宋王朝在与辽、西夏的鼎峙中,尤其是在与西夏的争夺中,对西北吐蕃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经略,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汉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