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潜在的科学技术转化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伴随社会转型和市场转轨,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格局逐渐被打破,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和多变性,治理理论认为政府不是解决公共问题的唯一权威和统治中心,其他社会组织也逐渐参与到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互动合作共同努力去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多元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最终建构起了以政府的“元治理”为主,多个主体并存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运用多元治理理论研究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元治理”的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户等其他治理主体的作用,建立一个有序高效、相互协作的多元治理结构,共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沂蒙山区明县的核桃产业技术推广的相关资料,重点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中多元治理结构的生成和演变机制。研究发现,在明县核桃产业推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政府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承担了“元治理”的功能,但新世纪以来,诸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植大户等其他治理主体也开始逐渐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通过采取不同的推广行为发挥了不同的推广作用。最终,各个主体在分工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多个治理主体并存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在探析多元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如互动机制、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每一类主体都存有其发生发展的位置,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各主体各占其位,互促互动,共同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