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频繁,严重威胁民众生命健康。本文以民国报刊、县志及20世纪80-90年代修纂的新方志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ArcGIS制图方法,对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疫灾与公共卫生体系的互动及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进行了剖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时空分布特征:从年际分布来看,疫灾频度为100%,黑龙江省疫灾频度低于辽吉二省。季节分布显示,秋季为高发季节,夏季和春季是多发季节,冬季疫灾较少。省域分布表明,三省疫灾密度、广度、厚度均呈上升趋势,辽宁省均高于其他两省。县域尺度显示,三省交界处特别是辽宁省北部县域始终是疫灾高值集聚区域。疫种研究显示,鼠疫、霍乱最为猖獗。鼠疫疫灾频度为94.7%。1921、1930、1946是鼠疫疫灾县域高值年。秋冬季盛行,夏季最少;疫灾广度达到41.67%,整体上呈中部多,四周稀少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三省交界处,以辽宁北部最为集中,铁路沿线附近鼠疫高发。通辽县鼠疫疫灾频度最高。霍乱分布整体上看波动很大,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分别为1919、1932、1946年,均为外地传入。夏秋盛行,春冬季鲜有。疫灾广度达到59.72%,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态势,松嫩、辽河平原较为频繁,铁路沿线密布疫灾高值县。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表现为:卫生行政人员不作为,经费支绌造成公共卫生行政体系不能有效应对疫灾。医药两缺,死亡载道;医生应接不暇,自身难保;医院人满为患,经费短缺,致使卫生服务体系应对不周。水源清洁,素不讲求;食品安全,有禁不止;街道整治,无所进步;尸横遍野,罔顾人道,公共卫生管理难见起色。交通检疫,应急之举,注射预防,艰难推广,检疫防疫体制举步维艰。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表现为:卫生行政体系主要采取组建临时防疫机构,制定防疫计划,发放疫苗等方式,卫生服务体系中常态性医院收治患疫病人、派医参与救治、设置临时防疫病院,临事性组织的设立,深入基层或农村弥补了常态性医院的不足。卫生防疫体系中,卫生管理部门注重环境卫生、清洁水源、尸体处理;检疫防疫部门成立防疫机构、实施交通检疫、海港检疫、强制防疫注射;民间社团提供免费防疫注射、成立慈善医院、掩埋尸体等,从政府到民间,以各自的方式遏止疫灾蔓延。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体现为防疫制度、防疫习俗、防疫思想的变迁。防疫制度变迁表现为政府制定专门的防疫制度、环境卫生法规、饮食防疫法规、学校防疫法规。防疫习俗变迁表现为迷信防疫习俗的逐渐破除,社会节日防疫习俗的形成及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防疫思想的变迁表现为形成了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科学防疫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