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灾相关论文
东汉末年疫情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特征,主要大暴发于春季,并集中分布于黄河下游。《伤寒论》中的“伤寒”主要是冬春季节流行于北方的......
在晚明"大变迁"的背景下,南直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脆弱,成为了疫灾的高发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南直隶的疫灾呈现出明显......
历史时期疫灾的发生存在阶段性的高峰变化,人口变动趋势与疫灾频度变化存在线性关系,战争是导致疫灾频发、形成疫灾高峰波段的直接......
疫灾是清代山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往往与其他自然灾害紧密相连,多以次生灾害的面貌出现,扩大灾情的范围与影响.山西社会各阶层对疫......
文中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搜集史料,构建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疫灾频次与县次序列.采用最小......
基于疫灾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数理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对960-1368年疫灾地理格局与环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宋元(960-1368年)......
期刊
“疫灾”是疫病灾害的简称,疫病与环境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疫灾疫灾流行概况、特点、原因。而两......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皆明言要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善待生命、......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自然各类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时期,瘟疫灾害流行十分频繁,危害严重。该时期,两......
明代至民国时期贵州境内均有疫灾发生,但在不同的时段,疫灾发生的频次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以《贵州历代自然......
期刊
历史上,湖南省怀化市是一个疫病流行的地方。建国前,影响怀化地区的疫病主要有:霍乱、天花、麻疹、疟疾、细菌性痢疾等。引发疫病流行......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In......
道教洞天福地蕴含中国本土的自然观,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东方自然保护传统。道教以"气"论解读瘟疫,将瘟疫的病因、病理指向宇宙......
明清时期海南地区至少在53个年份中发生过疫灾,疫灾频度约为9.74%,光绪一宣统时期是疫灾多发时段,疫灾主要发生在夏秋时节,有鼠疫、霍乱......
'SARS'--这一传染性极强的突发疾病挟死亡阴影煽动起的恐慌,借助最先进发达的信息传布网络,在虚拟和现实的两度空间不断地......
益阳地区属湖南省疫灾多发之地,瘟疫以霍乱、天花、痢疾、血吸虫病等影响最大,疟疾、畜疫等次之。究其原因,除客观自然因素外,兼有诸多......
清朝前期(1644-1839年)湖南境内发生的生物灾害主要为虫灾和疫灾。虫灾以危及稻麦的蝗灾为主,疫灾既有危及人体的瘟疫也有危害耕畜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登封各种疫病频发,造成大量人口患疫和死亡,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着国家的建设。面对一个......
民国后期的湖南,疫灾严重,主要的疫病有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痢疾、疟疾、流脑、白喉等.这些疫灾直接危害湘省民众的身......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疫灾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疫灾年份达200余个,疫灾县数超过了3000个。为了应对疫灾,明代完备了上报机制、祈禳机制......
传统国家需要应对各种风险及由此造成的治理危机。疫灾爆发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大量损耗人口,破坏经济与民生,造成社会失序,......
期刊
汉代南方地区暴发疫灾43次,占当时全境总数的81.1%,并呈现出高发性与破坏性、突发性和规律性、群链性和恐怖性并行等三大特征。面......
1894年,省港两地疫灾肆虐,不仅给两地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还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此,省港两地都开展了抗灾救灾......
通过对各种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空间Kriging插值等方法,对秦汉时期(221BC~220AD)共44......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球,全世界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直至现在,疫情仍没有得到完全控制。......
温州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且其信仰形态会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在疫灾爆发时期,温州民间信仰的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
民国前期湖南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水旱灾害频发,天灾人祸终导致湖南疫灾肆虐,严重危害到湘省民众的健康和生命。面对疫灾的侵犯,省......
学位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灾难频繁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害发生情况日益严重。本文根据导师龚胜生教授《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
疾病自古有之,传染病则危害更盛,其大规模流行而导致的危害是为疫灾。明代277年中,福建省至少有79个疫灾年份,疫灾频度为28.5%。疫......
清代因疫灾频发,因而形成一套由官府主导的从奏报到防治的应急机制,大的疫灾半月或旬日奏报一次。特别是道光元年(1821)的《救疫章......
“建安文学”存世作品中,其抒情特色明显存在前后两个风格迥异的表现阶段,前期纵情写意、慷慨悲凉;后期则一反常态,既流露出寻求宗教避......
近期新冠疫情暴发,其病症大多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须紧急处理,因而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回顾百年来世界范围内暴发的各大......
民国时期,闽浙地区疫灾流行频繁,研究民国时期闽浙地区疫灾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公共卫生体系与疫灾的互动及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具......
从明代开始,疫病流行远远多于以前各朝,尤其明中期以后,疫病更加频繁。本文从导师龚胜生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0年-1911......
云南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使之成为疫灾频繁之区,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不仅对云南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教授编著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五卷本)》由齐鲁书社正式出版,首发式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全书共分五卷,......
清季湖南发生过多次瘟疫,其中最大的有三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社会恐慌,有的引发了反洋教斗争。一些有识知之士对疫病的起因和预......
明清时期,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陕北地区鼠疫、霍乱、天花等疫灾频发。这些疫灾大多爆发于春、夏、秋季节,且在空间分布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