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可视化条件下,应用SPECT分子影像技术①探讨CA患儿大脑受损主要核团和大脑皮质的位点和程度;②阐述在固定穴位组合、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时,针刺在脑内的应答和效应靶点;③证实针刺疗程效果,为针刺治疗CA提供客观评价依据。方法⑴依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有关规定的标准对研究中所用的主要设备SPECT仪、分子探针99Tcm-ECD的主要质量控制项目进行了检验并校正。⑵随机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就诊的CA患儿,性别不限,符合CCMD-3R 75.1、ICD-10 F84.0和DSM-IV 299.00三个诊断标准列出的诊断细目,ABC量表评分>57分,符合以上标准的患儿纳入观察组进行针刺前第1次SPECT显像;⑶使用HANS数码针灸仪,针刺穴位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刺激强度上肢10~15mA,下肢20~25mA;刺激频率2/15Hz;刺激时间每天2次,每次每侧肢体30min,针刺治疗12个月以上,病历资料完整,能够按照医生要求坚持治疗及定期复诊的CA患儿行第2次SPECT显像。⑷治疗后根据复诊及患儿家属的日记评估症状,ABC量表评分下降>5分为治疗有效;影像视觉分析依据《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阅片要点;定量分析采用ROI技术提取针刺治疗前后2次SPECT断层影像同部位计数率,代入BFCR%生理数学模型计算,设BFCR%≥15%为针刺显效,15%>BFCR%≥10%为针刺有效;统计学分析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⑴SPECT仪的常规质量控制项目固有泛源均匀性、固有空间分辨率、旋转中心校正、横断层像素线性关系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分子探针99Tcm-ECD外观无色、清亮透明,无颗粒悬浮物及杂质,PH值5.5~6.2。放射化学纯度为90.61%~99.23%。⑵完成治疗的55例患儿,男49例,女6例,治疗前年龄4.50±2.39岁,治疗前SPECT显像见226处局灶性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低下区,其中48例患儿同时显现左侧(或双侧)额前、左侧语言运动区(Broca)和左侧(或双侧)颞叶异常,占患儿总数的87.27%;针刺疗程12~48个月,平均治疗17.89±8.09个月;⑶治疗后年龄6.02±2.55岁,患儿的社交障碍、言语障碍、刻板行为均有明显好转,ABC量表评分下降5分以上的患儿达72.7%,视觉分析示第1次SPECT显像所示的226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和功能部分(或明显)改善;定量分析,左额前、右额前、左Broca区、左颞叶、右颞叶Fe和Fb比较差异显著(t=5.01,t=2.32,t=5.82,t=4.54,t=2.90,p值均<0.05);BFCR%计算针刺治疗CA显效48.67%,针刺治疗CA有效9.29%;总有效率达57.96%。结论CA患儿大脑受损以左侧(或双侧)额叶前部、左侧Broca区、左侧(或双侧)颞叶多见;针刺治疗CA疗效确切;SPECT分子影像技术可以作为评价针刺治疗CA疗效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