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是支撑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和工业变频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电能变换装备提质增效的关键部件。随着电能变换场景的日趋多样,对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研发需求由传统的粗放式、单一化方案验证向精细化、谱系化设计转变。然而,囿于衬底设计工作的复杂性,依赖人工经验和硬件测试的开发模式难以满足多芯片碳化硅模块日益增长的性能和开发时间要求。相比之下,基于虚拟迭代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因其灵活、高效和低成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25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71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是支撑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和工业变频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电能变换装备提质增效的关键部件。随着电能变换场景的日趋多样,对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研发需求由传统的粗放式、单一化方案验证向精细化、谱系化设计转变。然而,囿于衬底设计工作的复杂性,依赖人工经验和硬件测试的开发模式难以满足多芯片碳化硅模块日益增长的性能和开发时间要求。相比之下,基于虚拟迭代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因其灵活、高效和低成本特点,对于提升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有明显优势。数十年来,数字化设计技术虽然在信息电子、机械与建筑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定制程度高、能流密度大的功率模块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瞄准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衬底的数字化设计需求,重点开展电热参数快速提取、异质布局自主生成和吸收元件自动设计方面的研究,以实现不依赖人工经验的闭环设计迭代,从而推动数字化设计方法在功率模块中的应用。本文按照模型-方法-数字实现的思路开展详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建立了多芯片衬底线路的端口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矩阵预处理和非均匀离散的衬底电感-热阻高效提取方法。作为碳化硅模块的重要设计目标,多芯片衬底的寄生电感和热阻的结构敏感性强、耦合特征突出,离散提取方法精度高但效率受限。本文从离散电路法的计算过程入手,揭示了芯片端口属性的差异是导致多芯片换流电感与并联支路电感分立求解的根因。通过构建与芯片导通状态无关的多端口网络模型,将多芯片电感的提取问题由多次大规模离散电路求解转化为单次矩阵预处理加端口网络求解,加速了多芯片电感的计算。在离散方法方面,分析了激励电流的分布规律,根据电流的高频效应和键合结构的注入效应分区域设计了非均匀的离散策略,提升了离散质量。此外,还利用电热问题的对偶特性,将离散电路法推广至热阻计算。通过设计统一计算框架,实现了对多芯片衬底电感和热阻参数的快速准确评估,算例耗时相比商用有限元软件缩短一半以上,与实验测量的对比误差小于5%。其次,建立了多元件衬底布局的图论描述模型,提出了基于模板规划和尺寸缩放的异质布局生成和寻优方法。满足设计规则的多元件布局生成方法是决定功率模块设计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布局尺寸和电路连通性双重约束出发,建立了由布局单元连接图和约束图构成的异质布局描述模型,实现了开关-吸收异质布局的数字化描述和设计规则内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整数规划算法的多网络布局生成方法,可支持几何拓扑可变的布局模板生成,充分挖掘了设计自由度。结合本文提出的高效提取方法,设计了具有单元缩放和模板拓展能力的布局自主寻优计算框架,可在不同尺寸约束下,以减小换流电感、并联芯片电感不均和模块热阻为目标,自动求解帕累托前沿解集。使用半桥和T型三电平案例进行验证,优化结果的换流电感分别小于6 n H(半桥)和13 n H(三电平),开关瞬态电流差异小,实现了灵活、有效的数字化布局设计。随后,建立了集成吸收衬底的电热耦合模型,提出了计及阻尼和温升性能的衬底内置吸收元件迭代设计方法。衬底内置吸收元件是抑制碳化硅模块寄生振荡,实现高性能输出的重要手段。因衬底内部电热环境强耦合,在确定布局方案后,内置吸收元件还需根据衬底参数进行协同设计。本文建立了吸收衬底的小信号阻尼模型,通过分析吸收元件参数与衬底阻抗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直流侧RC吸收元件的阻尼设计准则。以此为基础,考虑硅基RC吸收元件的温变参数和开关器件的热耦合效应,提出了基于频域热矩阵模型的吸收元件迭代设计方法,实现了快速的小温升强阻尼元件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制造了样例衬底,通过与无吸收和电容去耦方案的对比测试验证了阻尼性能,并通过连续工况测试验证了元件温升,完成了吸收元件集成衬底的设计闭环。最后,将上述方法整合成一套相互嵌套、彼此协助的功率模块衬底数字化综合设计框架。通过重构现有的单V型大环路设计流程,提出了分层嵌套的多V型数字化设计框架,可在其中分别嵌入上述电热参数离散提取方法、异质布局生成与优化方法,以及集成吸收元件迭代设计方法,通过本文分层递进的研究和实验验证,为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衬底的数字化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了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界对不确定性的担忧不断加剧。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不确定性又急剧飙升,作为决策者迫切关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致力于探索不确定性对生产、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现有结果通常发现经济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动机,延迟他们的雇佣决定,增加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并减少国际贸易量,所有这些都表明经济不确定性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的主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是国有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媒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核心环节。国有企业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实施股份制改革,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依靠建立科学企业制度来简政放权,努力提高经营自主性;经历整合重组来实现优势产业集中,积极调整行业布局。顺应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之势,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不断融合,混合所
对需要土地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民来说,土地的重要性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就显得非常困难。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5亿多乡村人口的大国,土地制度更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搞大包干,到1986年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全面确立,短短几年时间,正是新的土地制度安排,有效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贷款时,本文发现一些公司获得银行贷款的频率和金额远高于行业平均。由于这些公司有着不同的股权性质、规模、行业、盈利能力,且未在年报中将对应贷款申报为关联贷款,这一现象很难用现有的信贷配给、规模效应、行业特征、政治关联、社会关联和银行关联等理论做出合理解释。通过对信息的深入挖掘,本文发现,在签订这些贷款合约时,公司和给予其贷款的银行背后大多拥有一个及以上共同的股东,这可能是这些公司获
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关系在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中的众多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作为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传递渠道以及合作交流的基础,社会网络影响着决策制定前的信息搜集,决策执行中的组织、落实和推行,以及决策实施后的反馈和动态调整。对于企业而言,董事会成员在不同公司董事会间交叉任职形成了连锁董事。连锁董事将所任职的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存在于企业之间的社会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培育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优质现代企业。这些企业业已成为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现代经济的主要细胞,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和重要力量。这些充满活力并持续壮大的市场主体,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有效改善,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
股票投资组合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不确定环境下金融股票投资组合蕴含了丰富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有的来自投资组合模型输入参数,有的来自股票市场的运动特征,也有的来自极端事件,还有很多其他不确定性,它们的扰动影响着投资组合最优投资策略的选择,往往使得最优策略不可行、不可靠,且投资组合性能十分低下。Markowitz的均值-方差(Mean-Variance,MV)模型是金融投资组合中最具影
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和标的证券的不断扩容,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退出愈发便捷。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证监会不断制定并更新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相关政策规定,大股东的减持退出环境得以逐步规范和优化。在此现实背景下,鉴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根据其控制权大小区分为控股与非控股,且非控股大股东能够因其不低的持股比例对公司决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从微观层面探究上市公司非控
生态补偿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绿色化”,建立健全纵横结合生态补偿体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水资源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水行政管理实行的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政府承担了生态补偿与受偿的主导角色。目前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权责不清、污染边界模糊以及成本与收益错配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流域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不再是局部辖区的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资本市场之间关联性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剧了资本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在投资环境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当下,受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环境影响,与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5年沪深两市股灾类似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全球投资者更是面临市场周期的加速转换与随之而来的投资风格漂移挑战。迄今为止,不论是单一市场的股票投资还是跨行业的资产配置,乃至跨区域、跨国的混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