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文论引进中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历经了无数学派的轮替和思潮的流转,可以说,这一历史与中国社会的曲折进程及中华民族的坎坷命运紧相牵连。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门的再次开放,人们的目光也再次转向西方,于是各种理论学说汹涌而至,这其中就有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弗莱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
神话一原型批评在中国的接受、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叶舒宪先生是主要推手,他第一个完整译介该派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应用成果,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展示了其效力和魅力。随着众多学者的加入,这一批评理论在各种流派中脱颖而出,进而逐渐地从文学批评领域向相关学科延伸扩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其理论开创者所带来的局限,获得了在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里的适应性,并完成了由神话一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研究理论的嬗变,最终发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体现了以叶舒宪先生为代表的当代学人建设中国现代人文学术范式的强烈愿望和不懈努力。
本论文主要运用了赛义德的“理论旅行”和文化人类学的“涵化”概念,对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引进中国的全过程进行了描述,既有纵向的历时性追踪又有横向的共时性扫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弗莱理论正式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从引进介绍、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以及融合改造这一理论移植的过程,其原有特色、中国的接纳条件、越界旅行后的适应性、我们的应对策略等,都在文章中得到了清理和探讨。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来讲,诸如比较文学、神话学、民间文艺学、以及考古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之间的横向影响和联系、学科间的合作与彼此推进,也得到了有力呈现。另外,正如原型批评所提倡的整体比较一样,我们也应该将这一理论的移植活动本身放到更大的“语境”当中,也就是将弗莱理论的引进应用放到与台港、日本甚至西方汉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中进行观照,大陆与这些地区和国家本身就有密切互动,前人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都值得我们参照、学习和借鉴。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系统介绍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在西方的原生土壤,本着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力图呈现产生出弗莱理论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上下文”和大背景,拓宽我们的视野,以便更加深入和准确地把握“原型”概念。文章从神话——仪式维度、认知——心理维度、语言——思维维度、及民间故事形态研究维度等各方面比较全面地描述和介绍了与弗莱批评理论关系密切的西方学说和理论流派。在介绍与描述这些学说时,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注重从它们与弗莱及其理论有关的角度加以论述,把重点放在弗莱从这些理论中所吸取和借鉴的核心思想上面。第二章则力求完整描述弗莱理论的“原形”,从弗莱理论的内涵、弗莱关于神话与文学关系、这一理论为我们设计的具体批评方法、及弗莱的文学人类学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可谓体大而虑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理论大厦,他本人的著述算得上汗牛充栋,因此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非常不容易——哒也可以说是我们在接受和领会弗莱理论中遇到的难点,至今我们仍然只是翻译了其著作的极小部分,且国内学者未见有整体阐述其理论精髓的专著。因此如何得以窥其全貌,把握其精髓,对所有弗莱研究者都是一个挑战。本章力求将弗莱理论与论题有关的部分稍作详细申论,以期阐明其原始要义,故曰“原形”描述,远远不敢称为“复原”。第三章是就原型批评引进中国的过程作了介绍,细致描述其迈向文学人类学理论的过程,深入剖析了其内在动力因素。本论文是对一个批评流派和学术史的追踪,因此过程描述是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我们试图呈现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当中被国内学者所接受。本章的论述因立足于相关学派在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在学科“叙事”上有意识地将上世纪初的国学革新运动纳入进来,因为这样可能更符合这一流派的核心理论家的本意。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台港学者在接受相关新学说方面走在大陆学者的前面,从而对我们的理论移植产生了某种影响,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对其作了简要介绍。这样从纵横两个维度勾画出中国大陆在理论的接受、应用和革新过程中所受各方面因素作用的整体轮廓。第四章是对该派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情况的介绍,侧重于各学科在运用神话一原型批评和文学人类学理论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鉴于接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本章重点介绍了当代神话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所取得的成就,力图展示出神话-原型批评运用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学术突破,当然也不回避仍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既指出了我国文史研究“新”“旧”范式之间的差异,又提出了对“新”学说的希望。第五章就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碰撞和抵抗进行分析,充分显示了这一文化涵化过程的复杂性。论文将神话-原型批评和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放到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性交叉、融汇的过程中,对中国当代学人在引进西方学说中的应对情况加以“叙述”和审视,透视出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背后的逻辑理路,凸现了当代学者致力于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现代转型的不懈努力,从而也从特定的角度对学者们推动神话-原型批评向文学人类学研究转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六章题为“理论的重构”,介绍了在人类学的文化观的指引下,以叶舒宪先生为首的相关学者就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所做的探索和建设性思考。文章首先指出了人类学“文化”概念对建设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研究法作了介绍和评价,突出了其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历史性转型过程中的重大价值。第七章则对原型批评理论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文章将其放到中西、古今文化冲突的焦点上,对西学东渐和传统学术革新中的固有阻碍因素作了深入挖掘,尤其是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们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和研究方法手段上的不足,是对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形成阻碍的重要原因。第八章提出个人的反思,试图指出神话-原型批评和文学人类学理论在接受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见解。本章提出首先要在中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学科理论研究的角度,寻找中西方所具有的共同点和衔接点。文章提出应寻求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平衡点,避免国内学术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两极摆荡的情况。最后,文章认为,作为文学批评中的地方性知识,中国传统评点批评是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因为它不但与原型批评有相通之处,在某些方面也与人类学暗合,而且从“书写”形态上来说,也为当代西方人类学的“写文化”反思提供了文学批评领域的范例。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本土化也不等于传统化,西方不代表当然的文化普遍主义和普世价值,中国也绝非只存在地方性,在中西、古今大交叉、大融汇的时代,我们既要从中西双方看到世界文化之普同性的一面,也要认清双方都会因文化“特化”而存在异质性的一面。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同”与“异”的辩证关系中考镜源流,辨彰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