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1(STK11,亦称为LKB1)作为抑癌基因,最早发现于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hers Syndorm,PJS)患者体内,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患者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大量错构瘤性息肉为临床特征,最终病人罹患癌症的风险为85%,而PJS患者中大约有70%存在LKB1的突变。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于LKB1突变直接引起肿瘤形成的关注。
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LKB1突变虽然在许多组织肿瘤中存在,但更为典型的是表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它是继P53和Kras之后,第三个最常突变的基因。在高加索地区,非小细胞肺癌LKB1突变分数在1/3左右,亚洲地区突变率只有3%-7%。同时,也有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着LKB1突变的报道。LKB1是活化AMPK的重要的上游激酶,在恶性细胞中,活化的AMPK可以通过抑制蛋白合成、阻滞细胞周期和介导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来遏制肿瘤的形成。同时,LKB1还可以通过作用于其他的底物来调节控制包括从增殖、转移到衰老、凋亡、DNA破坏应答、变异等一系列的功能变化。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LKB1的mRNA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收集2006年至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0组,满足同一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符合原发灶、癌旁肺组织为一一对应关系,所有标本均已经过病理学检查。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分布小于60岁14例,大于60岁16例;吸烟者24例,不吸烟者6例;肺癌的分型包括鳞癌16例,腺癌12例,腺鳞癌2例。提取30对标本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最终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测得LKB1 mRNA的表达状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表明是否存在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他因素是否影响LKB1的表达。
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KB1的mRNA表达量有明显的不同(P=0.000),作为抑癌基因LKB1在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同时,LKB1的mRNA在癌旁组织对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与癌症的类型(P=0.171)、性别(P=0.413)和年龄(P=0.448)无关,但是与肿瘤的大小(P=0.031)、吸烟史(P=0.025)有关,并且和淋巴结的转移程度(P=0.000)密切相关。
结论:
同一病人中,LKB1的mRNA表达在癌和癌旁组织中显著不同,癌组织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LKB1的mRNA在癌旁组织相对于癌组织的表达量的差异程度与患者吸烟史、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的转移程度有关,其中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在吸烟的患者中,其癌旁组织对癌组织的LKB1表达差异更大;而且肿瘤越大、淋巴结的转移越远,那么LKB1在癌旁组织相对于癌组织的表达差异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