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type2DM)大鼠模型及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ARPE-19),探讨HMGB1信号通路分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蛋白表达情况,为DR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8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12周后处死大鼠获取视网膜标本,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MGB1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MGB1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Evans-Blue评价BRB的渗透性。培养ARPE-19细胞(10-20代),分为低糖组(5.5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 D-葡萄糖)、高渗对照组(5.5mmol/L D-葡萄糖加20mmol/L甘露醇)、高糖+HMGB1拮抗剂组(25mmol/L D-葡萄糖+100ug/mL HMGB1中和性抗体)、高糖+IgG对照组(25mmol/L D-葡萄糖+100ug/mL IgG抗体)。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HMGB1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MGB1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CCK-8评价ARPE-19的细胞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MGB1信号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及高糖处理的ARPE-19中均显著增加(p<0.05)。BRB通透性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增加(p<0.05),细胞活性在高糖处理下的ARPE-19中降低(p<0.05)。与高糖+IgG对照组比较,高糖+HMGB1拮抗剂组ARPE-19细胞中NF-кB活性下降,VEGF分泌减少(p<0.05)。结论:HMGB1信号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及高糖处理的ARPE-19细胞中增加,HMGB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R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