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出现、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清末、民国时期我国的政局动荡、战火连绵,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跌宕起伏。大量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数据、资料毁于战火。这给后来的研究造成很大的不便。新中国成立后,图书情报界才开始整理这些数据。上世纪80年代,相关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多。公共图书馆事业既具有图书馆事业的共性,又有公共图书馆事业独有的“公共”特色。目前,学术界不乏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史料难以收集的原因,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变迁研究,能够深入剖析这项事业内部变迁与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深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后者。因此,笔者从宏观图书馆学的角度,应用变迁理论对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系统调研(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第一、二历史档案馆)包括近代报纸、刊物、年鉴等,深入挖掘了公共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史料。同时,大量比较阅读国内外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书籍资料,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数量、规模、内部功能的变迁,并将这种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相比较,探讨两者的相关性。论文分三部分六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综述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二至五章论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兴起、缓慢发展、体系形成和战争破坏;第六章论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变迁,并深入探讨了这种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变迁经历了兴起、缓慢发展、体系形成和艰难时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曲折反复都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说明公共图书馆事业与政治和经济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最后,笔者论述了我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变迁特点和动因,并指出了这种变迁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