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化楼位于北京繁华的东南二环内,建成于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当时,安化楼承载着全国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的热切期望,是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房”1。安化楼的建设体现了人民公社时期,人们对共产主义美好愿望的追求,寄托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集体回忆,是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片段。它也体现了建筑艺术和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反映了建筑艺术受到意识形态强大力量的制约,是我国现代建筑史上重要的一个节点。它也是当时我国建筑师和建设者智慧的结晶,代表着那个时期的文明成果。可以说,它在科学、历史、社会、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安化楼的现状不容乐观,正如我国其他20世纪优秀建筑遗产一样,正面临着被拆除或者保留的尴尬境地。由于20世纪现代建筑因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其他种种原因,我们对其保护工作尤显薄弱,往往忽略其价值。在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它们处于被拆除或者废弃的境地。在我国,像安化楼这样的20世纪现代建筑遗产正面临严重的保护危机。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20世纪现代建筑遗产的理解和认识日趋全面科学,他们对20世纪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经验和理论水平都值得我们学习。本文通过多次对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楼”---安化楼这一我国20世纪优秀现代建筑遗产特例的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基础上,了解其建设背景、建设过程以及使用情况,将其在我国建筑史中定位,考察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活对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试着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20世纪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