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产物。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德育课程纲要基本精神的指导下,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完善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在学校现场发生的,整合学校内外可利用或可开发的道德资源,学校成员(包括学校所有领导、老师、学生)自愿、独立、自主开发德育课程的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分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国家课程开发、其他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以及选修课、必修课分别在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课程管理上存在着不同。国家课程体系下,高度集中的德育课程在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同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问题。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中学道德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个性的学生,还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新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德育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不强、道德资源短缺以及一线教师与学科专家的矛盾等。进行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以及把师生间的互动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以德育教师为主体首先要确立德育教师学校主人翁的地位,其次要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最后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本文从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角度探讨了其开发流程,主要包括: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调查组、理论组、设计组、实施及评价组:调查组对当地的道德资源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理论组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组进行德育校本课程设计;实施组对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进行实施;评价组对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情况及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信息。对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评价是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一个包括校长、德育教师、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对德育校本课程本身、参与人员以及学生的各个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价。本文的最后用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年级德育校本课程设计和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德育电子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案例分析了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形式,说明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虽然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其前途光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苗医正骨疗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95例腰痛患者作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其主要观察患者腰部冷痛、刺痛、隐痛的程度,腰部的活动度,腰痛缓解的时间及放射下肢痛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其消费理念以及消费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加之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零售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们如果仅在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城乡电网改造步伐不断加快,电力企业在对城乡电网进行革新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传统的一户一表制进行升级和改造,这不仅是响应国际能源减排、
伴随着网络中心战概念的产生,以及它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彰显出的强大威力,作战方式的转型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科学技术发展、作战方式变革以及战斗力的提高这三者
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即培养学生具备进入就业市场所需的基本能力与资格。在一定程度上说,高职院校还只是培养工具性“人
2013年本刊推出的两年一次的全国民航维修能力调查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在此,衷心感谢参加本次调查的40多家企业单位对《航空维修与工程》杂志及自1999年以来进行的第八次调查
传统的排故思路认为,短路故障是由于继电器、跳开关性能衰退或电插头故障以及线路接地引起的。本文分析介绍了一起偶发的湍达700发动机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看似
近年心脏起搏器技术的进展,为心跳徐缓的病人提供了一个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然而心脏起搏器只是一种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的疗法,而且安装起搏器有重大的健康风险(如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休闲、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下,城市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