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产物。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德育课程纲要基本精神的指导下,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完善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在学校现场发生的,整合学校内外可利用或可开发的道德资源,学校成员(包括学校所有领导、老师、学生)自愿、独立、自主开发德育课程的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分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国家课程开发、其他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以及选修课、必修课分别在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课程管理上存在着不同。国家课程体系下,高度集中的德育课程在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同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问题。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中学道德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个性的学生,还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新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德育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不强、道德资源短缺以及一线教师与学科专家的矛盾等。进行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以及把师生间的互动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以德育教师为主体首先要确立德育教师学校主人翁的地位,其次要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最后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本文从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角度探讨了其开发流程,主要包括: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调查组、理论组、设计组、实施及评价组:调查组对当地的道德资源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理论组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组进行德育校本课程设计;实施组对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进行实施;评价组对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情况及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信息。对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评价是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一个包括校长、德育教师、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对德育校本课程本身、参与人员以及学生的各个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价。本文的最后用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年级德育校本课程设计和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德育电子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案例分析了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形式,说明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虽然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其前途光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