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厚壁圆筒机械预应力自增强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超高压容器已成为许多工业生产过程所必需的承压设备,其在现代经济建设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超高压容器的工作环境和载荷形式却相当复杂,这对超高压容器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证超高压容器的安全运行已成为设计、制造的首要问题。自增强便是一种改善超高压容器承载能力以及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由于大部分压力容器都可以简化为厚壁圆筒,故而本文对超高压厚壁圆筒的自增强展开了系统的理论和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超高压厚壁圆筒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推导了全弹性、部分塑性、全塑性三种工况下厚壁圆筒应力的计算表达式,得出了自增强压力与圆筒弹塑性界面半径cR之间的计算方程式,并导出了残余应力、合成应力的计算表达式,对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自增强不发生反向屈服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式。2.对自增强残余应力的松弛进行了研究。概述了残余应力松弛的机理,总结了残余应力松弛的特点,分析了残余应力松弛的原因,讨论了残余应力松弛对超高压厚壁圆筒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以自增强再处理的方法来恢复残余应力,并进行了自增强再处理的相关理论计算,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式。3.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一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厚壁圆筒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多载荷步的加载方式,模拟了厚壁圆筒未经自增强处理、经自增强处理以及经自增强再处理三种情况下,承受同一操作压力的作用,筒壁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相应的应力云图及应力分布曲线,还对比仿真了不同自增强压力、不同加载顺序对残余应力及厚壁圆筒承载能力的影响,同时验证了前两个内容中的部分计算和结论。
其他文献
由于可重构机械臂的动力学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导致PID等传统的控制器无法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作者在基于精确模型PD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神经控制算法辨识补偿结构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天灸药膏及不同穴位组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末每组20例。天灸1组、天灸2组选用
在前期制备的盐酸地尔硫脉冲控释小丸基础上,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制备了脉冲小丸口崩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了片剂的处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盐酸地尔硫脉冲控释小丸
目的探讨并观察腹腔内注入顺铂(DDP)加5-FU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癌性腹水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3例胃肠道晚期癌症患者,经B超和CT诊断为中等至大量腹水,予以腹腔内注入顺
由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牵头,总装备部3所院校、2家研究所参与拟制的全军《军事装备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指南》(简称《指南》)顺利通过总装备部评审。2007年8月28日,《指南》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