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基督教社会服务研究——以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黎川实验区为个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问题显得极为严峻,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场波浪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一些有识、有志之士和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尝试从村治、乡村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技术改良等不同路径,从事局部或整体的乡村建设,藉以“救活农村”、“修复农村”、“复兴农村”。在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乡村建设运动当中,中国基督教会作为一股特殊力量,以教会的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黎川实验区是中国基督教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该实验区是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下属的农村建设实验区。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是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回应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呼吁,联合中国基督教会的一些不同宗派所组成的农村建设团体。这一团体在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江西后,于1934年起在闽、赣交界的前苏维埃地区——江西黎川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技术改良等整体性的农村建设实验,抗日战争时又因应战时需要,主动担当起难民生产和难童教养的工作,为国分忧、为社会解难。它整合了当时中国基督教会的有限力量,继承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会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传统,在乡村建设和战时服务方面均取得了相当成效,构成了中国乡村建设史和中国基督教会社会服务史中不应被忽略的一章。
  黎川实验区历时十二年(1934-1945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分五章来全面概述黎川实验区的历史。第一章回溯黎川实验区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背景。分别从三十年代初期国民党在江西实施农村重建、实验区发起者宋美龄的宗教热情和社会改造理念、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推动等三方面来介绍黎川实验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第二章描述黎川实验区初创时期西教士牧恩波、胡本德等人的筹划和起步工作,进一步说明黎川实验区初期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三章介绍民国时期基督教会知名理论家、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授徐宝谦负责时期的工作,并讨论黎川实验区在这一阶段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第四章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黎川实验区拓展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在开展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实施难民生产和难童教养工作,黎川实验区最终圆满落幕的艰难过程。第五章评价黎川实验区不同阶段的成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黎川实验区曲折发展过程相关的三大神学问题,即教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宗派分立与教会事业联合的可能性问题、社会福音与个人福音的关系问题。最后是结语部分,结合黎川实验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讨论社会服务在中国基督教会实现其公共性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整理黎川实验区的相关历史文献,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并对之进行尽量实事求是的历史定位和历史评价。又通过再现黎川实验区产生和演变直至解体的曲折过程,探讨其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以及所遭遇的困境,结合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会组织社会服务的一般状况,总结宗派联合的教会社会服务事业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基督教会当前和今后的社会服务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力图通过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黎川实验区,反映出民国时期尚处于中国化过程中的幼稚的中国基督教会,秉承基督教会社会服务的传统,以极为有限的资源试图参与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客观上又在实现基督教会在中国社会中的公共性。
  历史展开的逻辑往往比理论所揭示的逻辑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因为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活生生的再现。民国时期基督教会开展的社会服务事业,提供了一个基督教会实现其在中国社会的公共性的历史模式。本文企图通过黎川实验区的曲折发展过程说明,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中,中国基督教会对于自身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地位和积极意义应有正确的认识,社会对于基督教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功能也应有正确评价,如此基督教会将能以更主动的精神去适应中国社会,充分实现其在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为中国社会继续做出其特殊的贡献。
  最后,本文还有意要说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曾经有无数名不经见传的基督徒本着基督的爱和牺牲、服务的精神,在教育、卫生、乡村建设和战时服务等诸多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中国基督徒和一般国民的道德标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三氧化二砷作用的影响及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采用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孵育细胞。应用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应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  结果:①MTT
学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induced osteoporosis, GCIP)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通过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该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第三位骨质疏松症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西医防治骨质疏松主要应用钙制剂、Vi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的银行业体系是金融调控的市场基础,随着2007年银行业全面开放和国际金融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国金融市场由过去的垄断局面转为激烈竞争的新阶段,银行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改善管理的竞争、提高服务品质的竞争、金融产品创新和效率的竞争,其中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最集中体现,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是防范金融风险、对外开放银行业的关键。从长远来看,经济金融乃至银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效率。  
学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专利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发达国家及其企业运用其专利优势以及日益健全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高筑专利壁垒,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专利战略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缺乏专利管理经验,专利战略运用水平不高,经常受到国外企业的专利攻击。本文意在为我国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提供借鉴参考,对于我国企业增强专利竞争力,拥有更
学位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单个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其中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政策方面的问题;既有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
学位
对公共部门规模的抨击、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压力、技术变革、政策执行病症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以及私营部门管理理论的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等现实和理论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政府执行力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等原因,政府执行力仍然是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是很多人都在提它,说它陌生是人们似乎对它没什么了解。什么是政府执行力?它的本质是什么,它具有那些特征?
宋育仁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政治改良浪潮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曾出使西方,西方国家空前繁荣的社会景象给予了他极大的震撼。于是,他深入剖析中、西政治文化内涵,将西方的文明成果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融合,创造性提出“复古即维新”的中国政治改良方案。学界对于宋育仁的政治思想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本文主要依据《宋育仁卷》和《宋育仁文集》,着重对其“复古即
学位
科技与政治是贯穿科学家钱学森一生的两条主轴。自中国科技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促使钱学森立志成为科学家,投身科研领域之后,他始终处于复杂的现代科技与政治关系之中:先是美国期间潜心科研时遭遇麦卡锡主义风云的冲击与纷扰;回国领军中国航天科技后又必须应对“科学逻辑”与“政治运动”的碰撞与冲突;晚年又着力在科技与政治之间维持平衡。因此,科技与政治不仅是钱学森人生和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主题,同时也是深入研究与全
学位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集体意向性受到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是,集体意向性能否还原为个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可否用个体意向性进行解释。当代的集体意向性理论大都试图根据群体中个体的心理状态来解释集体意向性。本文对这种阐释方式提出了质疑,引入了认知系统观的新视角,用以对个体主义基础上的集体意向性理论进行批判,并尝试重构一种新的集体意向性解释框架。  本文重点研究了集体意向性的两种重要现象,即集体信念和集体
三纲六纪是汉人在《白虎通》中确立的政治纲领。本文对三纲六纪的探讨,是从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视角进行的。个体与共同体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是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人没有个体的概念和近现代意义上的个体自觉,但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之中,就是个体的安顿。汉代大一统帝国建立后,无疑也面临着如何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的问题。立足于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