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看名词动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动用是指名词不添加任何词缀转换成为动词使用。名词动用在英语和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做过相关的研究,包括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等角度。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探讨名词动用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名词动用的运作机制是隐喻和转喻。最根本的是转喻在起作用。名词动用是表事物概念的名词转化为表动作概念的动词。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只指出了名词动用的操作机制,却没有深入研究名词动用的转喻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名词转化为动词成为可能。名词概念转化为动作概念,其中介是什么?本文在名动转用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运用徐盛桓提出的有关转喻的新研究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尝试性地分析名动转用的深层原因。得出结论,名词之所以能够转化为动词是因为名词和转类后动词之间内涵和外延的传承。名词指代事物,事物的概念是有内涵的,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正是名词所体现的事物的概念内涵中的某一属性特征。因此可以看成是名词将其自身的某方面的内涵特征传承给了动词。名词的内涵特征可以从结构和位置,特征和属性,生成和来源以及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名词的内涵属性不是单一的,是丰富的。一个名词包含很多内涵属性。在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候,是哪个特征属性得以传承给转类后的动词?比如在他总是熊我这句话中,名词熊的内涵属性包括严厉,脾气坏的,木讷的,笨拙的等。究竟是哪一个特征属性得以传承?该论文尝试性地总结出几种影响传承的因素,比如说话者的交际指向和目的,名词内涵属性的认知可及性,交际语境以及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等都是影响因素。名词动用可以弥补词汇中动词的不足,满足使用者的经济求简心理。而且特殊语境下名词动用之后会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幽默诙谐。然而并非所有的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而不受任何限制。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以及语境都可以影响一个名词是否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综上所述,名词动用现象之所以成为可能,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名词所体现的事物的内涵特征传承给了动词所体现的动作。外延内涵之间的传承是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输电线路是由电线、金具、绝缘子和杆塔等连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处在野外环境下,架空输电线路容易受到强风、暴雨、闪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一些地域的冬季
从岩石破坏基本机制入手,研究重复压裂造缝机理。通过分析目的井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地应力场和岩石力学特征以及射孔完井工艺、开采因素、压裂工艺等对于重复压裂造缝的影
本文基于企业自发秩序理论阐述了融资内生决策的涵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内生决策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并以2010~2011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文化创意上市公司数
文章从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改革
为探究区域品牌生态系统演化及其竞争力提升的内在机理,以武夷岩茶区域品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了系统呈现,并构建了区域品牌生态系统赋权理论框架。研究发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正常肾脏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目的:评估肾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的可行性,观察正常肾脏3.0TMR DTI参数值特点及扩散张量纤维示踪图
在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汉语语法一直都是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而语法中的被动句是让很多留学生望而生畏的部分。有的留学生可以理解,但不能灵活应用;有的留学生只记住标记,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西方现实主义法学流派的影响之下,我国司法裁判的方式出现了结果导向性的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法律推理作为司法裁判形成的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终端的广泛应用,传统电视已逐渐被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等新兴电视媒体所取代,尤其是利用宽带有线网络所建立的交互电视,又称IPTV,已成为
200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目前为止,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覆盖。"看病贵"有所缓解,居民医药费用负担正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