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年生紫叶李、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美人梅为试材,分别对休眠期、花期的抗寒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随处理温度降低,不同器官相对电导率变化总体趋势为先缓慢上升,达到临界温度(休眠芽为-10℃、枝条-20~35℃、花瓣为-3~-5℃、雄蕊为-3℃、雌蕊为-1℃)迅速增大,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相对电导率呈缓慢增加。2、紫叶李、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美人梅休眠期芽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02℃、-11.48℃、-10.96℃、-10.65℃;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0.17℃、-37.76℃、-36.80℃、-30.55℃;花瓣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09℃、-3.63℃、-3.23℃、-4.45℃;雄蕊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1℃、-2.94℃、-1.20℃、-2.94℃;雌蕊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4℃、-2.83℃、-1.05℃、-2.92℃。3、低温处理过程中,不同器官SOD活性变化规律不同,其中,枝条和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前期(枝条在-15℃、花瓣在-3~5℃、雄蕊在-3℃、雌蕊在-1℃之前)SOD活性呈上升趋势,以后随温度的下降,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休眠芽S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在CK~-10℃和-20~-35℃之间上升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活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休眠期SOD活性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休眠芽显著高于枝条;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后期(-5℃之后)美人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花瓣SOD活性显著高于雄蕊和雌蕊。休眠芽POD活性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枝条POD活性除紫叶矮樱变化不明显外,其他3种树木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对照到-10℃之间活性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而下降。花器官在低温处理前期(花瓣在-5℃、雄蕊和雌蕊在-3℃之前)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之后活性下降。低温处理过程中,POD活性红叶李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休眠芽和枝条差异不明显,花瓣POD活性显著高于雄蕊、雌蕊。4、休眠芽MDA含量由对照到-25℃之间呈下降趋势变化,在-25℃到-30℃之间上升,-30℃之后随处理温度降低含量继续下降。休眠枝条和花器官MDA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对照到-10℃之间和-15℃到-30℃处理之间,花瓣和雄蕊在对照到-1℃处理之间,雌蕊在对照到-5℃之间呈上升变化,之后含量呈下降变化。低温处理过程中,休眠器官和花器官MDA含量均是紫叶李最高,红叶李含量最低;休眠芽MDA含量高于枝条,但未达到显著差异,花瓣显著低于雄蕊、雌蕊。5、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休眠芽和枝条在对照到-30℃之间,花瓣在对照到-5℃之间,雄蕊和雌蕊在对照到-3℃之间呈上升变化趋势,之后含量呈下降趋势。休眠器官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花器官呈上升趋势变化,树种间含量变化有些差异。红叶李休眠器官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高于其他树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紫叶矮樱花器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休眠芽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花器官之间可溶性蛋白、糖含量无显著差异。6、以紫叶李为例,对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休眠芽相对电导率与POD活性、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枝条相对电导率与各指标均未达到显著相关;花器官相对电导率与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器官半致温度(LT50)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休眠芽和枝条相关系数为0.950(P<0.01),花瓣和雄蕊、雌蕊半致温度(LT50)相关系数为0.836和0.847,达到显著相关(P<0.05),雄蕊和雌蕊相关系数为0.993,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休眠期和花期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对生理指标综合分析研究,4种树木休眠期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红叶李、紫叶矮樱、美人梅和紫叶李,花期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美人梅、红叶李、紫叶矮樱和紫叶李;不同器官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枝条、休眠芽,花瓣、雄蕊、雌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