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当代科学的复杂性,科学研究几乎是由科学团体为主导进行,这样的团体之所以会取得科学项目中的成功,部分原因是他们分配了各自的认知劳动。关于对认知劳动分工的讨论,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即其一,为了达到某种认知目标,在科学共同体中,采用什么方法能够实现最佳分工?其二,一个团体能否及如何达到这种最佳分工?菲利普·基切尔率先开始研究这项工作,对认知劳动分工的核心问题展开了回答,构建了边际贡献模型(Marginal Contribution Model)。之后,迈克尔·斯特雷文斯在基切尔模型的基础上,将边际贡献模型进一步完善。由于在边际贡献模型中不仅包含经济学的思想,还利用了很多经济学中的概念,韦德·汉兹、布莱德·雷伊以及迈克尔·韦斯伯格和瑞安·马尔登分别从经济学和科学哲学的关系、“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以及边际贡献模型所依赖于分布假设和成功函数假设三个角度对该模型提出了批评,其中,韦斯伯格和马尔登又的批评最为彻底,他们没有采用经济学框架,而是开发了一种基于生态学方法的“认知景观”模型(Epistemic Landscapes model)。随后,约翰·托马认识到认知景观模型存在一些困境,并且对此困境作出了解决,完善了韦斯伯格和马尔登的模型。就此,经过不断的发展,认知劳动分工理论渐形成了一种对立,即以基切尔为主导的边际贡献模型,与韦斯伯格和马尔登为主导的,基于生态学方法的认知景观模型。我们知道,认知景观模型实质上就是为边际贡献模型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从认知劳动分工的核心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的比较会发现,虽然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性表现在采用方法、运行机制以及行动主体三个方面。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表现在认知动机,最大效用以及评价标准。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认知劳动分工模型的发展之路,继承与超越前人的思想,在认知劳动分工模型发展的每个阶段均有体现。作为这项工作开创者,基切尔的边际贡献模型确实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后,斯特雷文斯的边际贡献模型,借鉴了基切尔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该模型。韦斯伯格和马尔登构建了认知景观模型,采用与边际贡献模型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发现,例如二者在评价标准方面是相同的,二者采用的都是优先原则。不管是哪一种模型,始终离不开高度理想化的特征。为了能够使认知劳动分工模型最大化的贴合实际,还有必要将科学家个体的主观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