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被在全球水循环和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植被的空间格局分布与植被生长速率。研究植被动态,阐述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植被在生物圈-大气圈交互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植被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植被-气候研究受限于数据时空分辨率,多针对区域性的或单一植被类型进行短时段的研究。目前的遥感技术有助于发现长时间序列下的全球尺度的植被动态,区分全球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在全球水循环和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植被的空间格局分布与植被生长速率。研究植被动态,阐述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植被在生物圈-大气圈交互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植被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植被-气候研究受限于数据时空分辨率,多针对区域性的或单一植被类型进行短时段的研究。目前的遥感技术有助于发现长时间序列下的全球尺度的植被动态,区分全球不同植被类型和空间格局,对植被-气候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基于1982-2015年的全球九种植被类型GLASS-LAI遥感产品、CRU温度和降水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全球植被LAI的年际生长趋势,通过年平均LAI、降水和温度值,分析34年不同的水热条件散点分布,为后续的植被-气候关系提供分析依据。然后分别使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的数据,利用偏相关和相关分析法,探测温度和降水在不同地区对LAI变化的贡献率,分析全球植被LAI与降水、温度的年际相关性。最后使用季节差分法,利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LAI与降水、温度的即时和滞后效应。主要的结论有:(1)全球植被年平均与年最大LAI显著增长的区域广泛地分布在北美、南美北部、萨赫勒、非洲中南部、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九种类型中,草原、开放灌丛、农作物和多树草原更多地受到短期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或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2)降水与LAI的偏相关关系在去趋势前后变化显著,尤其是北半球寒带和亚寒带。去趋势后,北半球亚寒带和寒带植被的年平均LAI与温度偏相关性不再显著,但亚马逊热带雨林南部年际LAI受温度升高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3)LAI和降水的年际相关主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布在北美中南部、南美东角、欧亚大陆中南部、南部非洲、萨赫勒以及澳大利亚。草原在不同的气候背景或人为因素干扰下,其LAI和降水既存在大面积显著的正相关,又存在大面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AI和温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去趋势后大都消失,尤其是草原生态系统。(4)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原等多年平均LAI受即时月降水量的促进作用,但受即时月均温度的促进作用。混交林、多树草原和草原LAI与温度的滞后回归系数为负,可能的解释是前两个月的升温促进同期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但前期加速的物质消耗对两个月后的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5)多年逐月温度和LAI的即时相关性比滞后相关性显著区域占比更多,且显著负相关多于正相关。与年相关相比,LAI和温度月相关的显著区域占比更多,其中亚马逊热带雨林西部和非洲中部等地正相关面积增加,墨西哥南部、巴西东部和澳大利亚的负相关面积最多。这些区域的植被与短期气温关系紧密。
其他文献
中央苏区的形成,离不开中共赣西南特别委员会领导下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中共赣西南特别委员会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湘赣边特委合并而来。在早期农民暴动中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和湘赣边特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领导赣西南地区的群众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特委组织内外困难矛盾重重,革命成效难以完全发挥,三特委几经“破获”、改组、取消。为了争取扩大革命果实,统一内部分歧,“二七”联席会议
白粉病是瓜类蔬菜生产中重大威胁之一,其发生严重制约着苦瓜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是我国重要瓜菜之一,本研究对苦瓜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展开研究,并进行不同抗性苦瓜品系与白粉菌之间的转录组分析。以纯化后活体保存的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为材料,进行不同光质及光照时间、温度、湿度、p H、供氧、碳氮源处理,获得不同处理下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
随着全球氮磷沉降趋势的加剧,热带地区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氮素沉降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氮沉降量还会持续增长。海南岛吊罗山分布有典型的自然环境孕育的丰富的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极具研究价值。在此开展模拟氮磷沉降对热带森林土壤CO2和CH4气体通量的影响实验,对于研究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完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及揭示森林生态系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高迁移率族蛋白家族(High Mobility Group,HMG)中的一类,在哺乳动物中高度表达且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依据目前研究可知,HMGB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均有促进及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在肿瘤细胞中的位置,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但是,HMGB1在喉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清
环氧树脂作为工程材料,普遍用于电工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建筑等领域。同时,该材料的后处理或回收问题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故此,本研究尝试制备可降解环氧树脂,并研究其结构和性能。(1)星形聚己内酯(s-PCL)是以端羟基环三磷腈衍生物为引发剂,单体己内酯经开环聚合获得。将其添加到环氧前驱体中加热至熔融,再添入适量的胺类固化剂(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或4,4’-二氨基二苯砜:DDS)
机体肠道是有益微生物发挥益生功效的主要靶点,但益生菌进入宿主肠道后与肠道内海量微生物并非和平共处,而是与肠道本地菌群对有限营养物质和肠道生态位进行残酷的竞争,随之衍生的选择压力也会对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对于肠道环境中菌株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既关乎菌株的安全性评价,又直接影响其益生性能的稳定发挥,同时也为更加优秀突变个体及高效定殖株的筛选获得提供了新思路。为阐明肠道选择压力对益生菌遗传稳定性
为明确细胞壁转化酶(Cell wall invertase,CWIN)对灰霉菌抗性及其细胞死亡、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以CWIN活性上调的转基因番茄(RNAi)与对应的野生型番茄(WT)为试验材料,通过离体接种灰霉菌孢子悬浮液的方法,观察病斑大小,同时对接种后不同时期番茄叶片中过氧化氢(
火龙果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在国内已有一定种植规模。火龙果作为一类新兴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愈受消费者喜爱。火龙果作为长日照被子植物,自然花期通常早于市场销量和价格最佳的春节,在11月份后,由于光照时间的不足,影响火龙果成花过程,严重制约了火龙果在冬季的产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目前,生产上采用补光措施来调节火龙果周年产期,但是缺乏理论支撑,造成了人力、电力等资源的浪费,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木薯采收后2-3内就会发生采后生理性变质并迅速加剧,导致木薯长距离运输和采后综合利用受限,严重制约了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研究乙烯在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探索了外源乙烯利处理对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调控作用,解析了乙烯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组分的互作关系,鉴定出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转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