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化,航空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变动,机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旅客和货物运送的场所,已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结点,以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机场不断吸引着众多与航空产业相关的产业聚集到其周围,并导致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机场逐渐同周边的区域进行融合,从而逐渐演化组合成一个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航空城市,并最终演变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本文主要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航空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和借鉴国内外航空城市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对航空城市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航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航空城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航空城市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航空城市概念、形成与演进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及航空城市的实践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从分析航空城市的构成要素和内涵入手,对航空城市的主要特征、形成条件、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来探求影响航空城市形成的因素,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认为促进航空城市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具有相当客货流量的枢纽机场、良好的中心城区经济基础、城市多中心发展趋势的需求、政府的支持与推动等四个条件。 第三章通过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将航空城市的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划分为孕育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航空城市由孕育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主导动力分别为生成动力、发展动力和催化动力,构成这三大动力的主要因素是:机场因素、集聚经济、社会资本、创新网络和政府行为。通过分析各发展阶段的成长动力差异,揭示了航空城市的发展机理。 第四章主要研究航空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主导产业选择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航空城市相关产业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对航空城市的产业配置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航空城市的产业配置可以分为机场业、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临空引致产业。 第五章对政府在航空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概括了开发建设航空城市的必然性及政府在开发航空城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其次提出了政府开发航空城市的模式、一般策略及其开发建设的主要投融资模式;最后构建了航空城市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四个圈层的空间组织结构框架,提出了航空城市开发与建设的三种空间组织结构与形态发展的模式,并对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以对天津航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天津航空城市空间规划的原则、思路以及总体空间布局结构。此外,对城市内的功能区划分和产业组团、交通体系、生态环境、城市设计等提出建设策略。 第七章就我国航空城市在努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积极促进机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及建立低成本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创新性的工作,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本文的主要创新表现在:构建了我国航空城市形成、演进、开发和建设的理论框架,丰富了我国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出航空城市形成和发展动力主要分为三大动力、五种因素,并构建航空城市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对我国航空城市的发展实践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可行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