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螺池和中层取水工程措施试验研究

来源 :长江科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由于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繁殖环境复杂,血吸虫病和钉螺传播环节多,单一的预防控制措施很难奏效,因此血吸虫病防治需采取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各种措施相互配合,综合治理。水利结合血吸虫病防治(简称水利血防)主要是通过江湖治理、堤防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改变钉螺生存环境,防止钉螺孳生扩散,从而达到减少人群感染血吸虫病机率的目的,这也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闸(泵站)是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引(泄)水的双重功能,在防洪、治涝、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流动水体是钉螺扩散的载体,引水取水可能带来钉螺的扩散。许多从有钉螺的长江干支流及湖泊洪道引水的涵闸(泵站)使用后出现钉螺向下游扩散。因此必须在这些涵闸(泵站)修建控制性的防螺、灭螺工程,来防止钉螺向下游无螺区扩散,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涵闸的水利血防无螺取水工程措施包括沉螺池和中层取水防螺建筑物等:沉螺池是沉集和拦截水流中钉螺的建筑物;中层取水建筑物是避开表层和底层有螺水体,从中层无螺水体取水的建筑物。目前小流量下的涵闸引水阻螺采用沉螺池是较成功的措施,而大流量涵闸的引水阻螺措施还没有达到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水平,不能全面指导水利血防措施的规划、设计工作。本文对沉螺池设置拦螺墙(包括一道和两道)、设置拦螺坎等进行了大量水槽试验;并利用物理模型研究了沉螺池的水流结构,验证和比较了水槽模拟的效果;针对中层取水也进行了相应试验,优化了取水口消除漩涡的设计。在研究这两种措施的适用条件、阻螺效果、优缺点等问题的基础上,力争补充和完善当前的无螺取水技术。
其他文献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昆虫发育的机制有了更好的平台。通过阐明昆虫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为人类研究与疾病相关的生理过程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全变态昆虫的整个生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纤维素类物质之一。由于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及纤维素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以木质纤维素的形式存在)的特殊性,目前这一巨大资源不仅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