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2000-2006年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现状及早期资源状况,探讨了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化趋势及三峡水库蓄水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06年在长江上游(含支流)共采集鱼类119种,分属8目20科76属,其中特有鱼类18种,外来鱼类7种,种类组成以鲤形目为主,占总种数的67.23%。干流江段渔获物主要种类有铜鱼、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南方鲇、鲤等,不同江段差异不大;各支流渔获物主要种类差异明显。(2)与三峡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宜宾江段和巴南江段主要渔获物种类没有明显变化,而库区万州江段受三峡蓄水影响较为明显,适应上游流水环境的铜鱼和圆口铜鱼种群数量明显明显减少,鲢、鲤、南方鲇逐渐成为库区主要渔获对象。(3)2006年12月—2007年1月的水声学调查表明,支流中鱼类密度明显大于干流,其中支流大宁河的鱼类密度最大,为363.8 ind./km~3。距大坝较远的奉节—万州段、巴南江段附近鱼类密度较大,均到达40ind./km~3以上,靠近大坝前的巴东—巫山江段鱼类密度最低,低于5 ind./km~3。(4)2002年5—6月,在云阳江段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有草鱼、鲢和鳙,未采到青鱼。2002、2003年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56×10~8ind.和2.90×10~8ind.。根据采集鱼卵的发育时间、水温和流速推算,长江上游中段有重庆江津—木洞、丰都—涪陵、忠县、万州—云阳等产卵场。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这些产卵场已全部消失。(5)2006—2007年,在江津江段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四大家鱼”以草鱼和鲢为主。2006、2007年“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1.67×10~8 ind.和7.42×10~8 ind.。根据采集的鱼卵的发育时间、水温和流速推算,“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集中在油溪以上80—120km江段(合江—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