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时期十部反映各时期人民口语特色的文献为基础,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汉语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发展演变历程。全文由“引言”“第一编: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第二编:汉语有无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第三编:汉语其他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和“结语”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课题研究的概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一编: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考察并分析了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的发展演变。使令类递系结构的结构形式主要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V1+OS+V2”的常态结构形式,兼语不缺省;一种是“V1+V2”的兼语缺省形式,“V1+OS+V2”在句中作谓语是使令类递系结构的常见句法功能,其结构形式在历代汉语中都是最丰富的。从《左传》到《儿女英雄传》,使令类递系结构V1的数量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至近代汉语明清时期,使令类递系结构V1的数量比之上古汉语时期,有很大的增加,其在口语中的使用也日益频繁。“使”是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V1,《左传》使令类递系结构中的“使”已分化为“使1”与“使2”,且在《左传》中使用率最高。上古汉语时期,“使1”的使用最为普遍,其使用率高于“使2”;中古汉语始,《齐民要术》和《世说新语》中“使2”的使用率均远远高于“使1”;至清代《儿女英雄传》,“使1”无用例。在“教”“交”与“叫”的历时使用与更替上,最早出现的是“教1”,于中古汉语时期萌芽;次早是“交2”,于唐代萌芽;“叫”的出现最晚,于元代萌芽,为“叫1”。元代“教”“交”与“叫”共现,“交”的使用率最高;至明代,“教”“交”与“叫”仍然共现,“教”出现了与“叫”在“召唤”义上的混用情况;清代“教”与“交”逐渐退出递系结构,使用式微,“叫1”“叫2”和“叫3”达到了使用的鼎盛时期。使令类递系结构V1在每个时期都会发生沿用与更替的现象,沿用时间最长的使令类递系结构V1是“使2”“令2”和“请”,这三个词从上古汉语一直沿用到近代汉语的清代。从更替发展来看,近代汉语唐、元、明时期,使令类递系结构V1的新生能力是最强的,出现了相对丰富的新词。使令类递系结构兼语OS的省略在汉语发展史中呈递减态势。上古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兼语OS的省略占有一定的比例,中古汉语使令类递系结构OS的省略未出现递减情况,因为《齐民要术》使令类递系结构兼语OS的省略,在历代语料检索中比例最高,这是《齐民要术》使令类递系结构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自近代汉语始,使令类递系结构兼语OS的省略开始逐渐减少,元明清三代的语料检索结果更是体现了这一递减的趋势。“第二编:汉语有无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考察并分析了汉语有无类递系结构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的发展演变。从《左传》到《儿女英雄传》,有无类递系结构V1主要为表肯定的“有”和表否定的“无”,其肯定式动词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只有“有”,而否定动词有所发展。近代汉语元代时期,表否定的“没”出现,明代时期,表否定的“没有”出现。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有无类递系结构的V1最多只有四个。历代有无类递系结构多为肯定式,极少数为否定式。“第三编:汉语其他类递系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其历时演变”考察并分析了汉语劝诫类、封拜任免类、称谓类和愿望类递系结构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的发展演变。从上古汉语至近代汉语,劝诫类递系结构和愿望类递系结构V1的发展具有特殊性,这两类递系结构的V1无断层与更迭,自始至终保持着延续性。封拜任免类、称谓类递系结构V1随着时代与语言的发展,发生着更迭变化。结语部分概括了本论文在研究方面的突破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总结了使令类、劝诫类、封拜任免类、称谓类、有无类和愿望类这六类递系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共性,即都可以作谓语和独立成句。指出使令类递系结构V1的数量变化是各类递系结构中最突出的,从《左传》到《儿女英雄传》,使令类递系结构V1的数量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而劝诫类、封拜任免类、称谓类、有无类和愿望类递系结构V1的数量在各个时期都相对极少。六类递系结构除了有无类外,其他都有OS缺省的情况。本文梳理了六类递系结构的句法结构形式和历时变化,但在语义和语用上涉足较少,留待日后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