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e3O4的纳米载体的合成及其对盐酸表阿霉素载药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磁性氧化铁靶向纳米载体作为载药系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纳米Fe3O4是一种重要的磁性纳米材料,其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而且具有制备简单、饱和磁化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等优点,在磁记录、磁分离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Fe3O4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所形成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磁性,还将展现出一些新的功能。本论文主要涉及本几种纳米Fe3O4的制备以及Fe3O4@SiO2复合材料和基于Fe3O4的磁性脂质体的合成,及其对盐酸表阿霉素的载药性能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热分解法、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三种类球形纳米Fe3O4微粒,从中选出热分解法制备的Fe3O4微粒作为最佳药物载体;产物表征结果显示,所制产物为纯相Fe3O4,产物平均粒径为200nm,分散性较好,能够很好的响应外加磁场的吸引,在室温时具有超顺磁性和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对盐酸表阿霉素药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Fe3O4微粒的药物吸附率为42.8%,体外稳定性良好,并有一定缓释效果。   2.以水热法制备的Fe3O4作为核,无水乙醇和水为共溶剂,一定浓度的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正硅酸乙酯的水解与缩合制备了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的不同形貌,当V(TEOS)=0.8ml,V(氨水)=1.25ml,V(水)∶V(无水乙醇)=1∶5时,SiO2在Fe3O4表面包覆均匀完整,厚度约为50nm;对盐酸表阿霉素药物吸附实验显示,制备的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药物吸附率为51.9%,磁响应性、体外稳定性和缓释效果均较好。   3.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磁性Fe3O4为磁核,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修饰剂,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空白mPEG化磁性脂质体,硫酸铵梯度法包覆盐酸表阿霉素,制备了mPEG化盐酸表阿霉素纳米磁性长循环脂质体。结果表明,当以无水乙醇为溶剂(15mL),m(卵磷脂)∶m(胆固醇)=5∶1,m(盐酸表阿霉素)=0.55mg,m(mPEG)=0.02g时,制备的盐酸表阿霉素纳米磁性长循环脂质体体颗粒为近球形,平均粒径约为50nm,药物包封率达到57.5%,磁响应性、体外稳定性和缓释效果均良好,所合成的磁性长循环脂质体能够满足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磁性脂质体的应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该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它具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压等药用功效。据统计,有相关大量文献针对罗汉果植物组织内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然而关于罗汉果内生真菌的相关报道却非常少。植物内生真菌独特多样性的微生物类群,造就了其非常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近年来人们寻找新型杀虫、抗菌、抗肿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双功能催化剂,并应用于水杨醛衍生的Boc砜与β-硝基苯乙烯的不对称oxo-Michael/Mannich串联反应,通过对催化剂的筛选发现8a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我们同时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为连接点,有机物为linker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具有多孔性。本文以咔唑为母体合成了一系列含氮杂环的弯折型刚性有机配体,研究了其与过渡金属的自组装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调控规律,得到了8例配位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等测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功能化性质。Ⅰ.通过溶剂热法,利用以2,7-二溴咔唑为母体的有机配体L1、L2和L3分别与过渡金属Cd(
头孢氨苄(CFX)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素,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前列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但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β-内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