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实地调研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以及系统经济学的方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把劳动力视为农民自己拥有的一种经济资源,试图通过科学界定成本和收益有关概念,利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同时辅之以个案材料,构建一个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分析为基础,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核心和工具,从微观和宏观、农村和城市、内陆和沿海等多个视角,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的分析框架。 1、从马克思的“生产力压迫人口”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到唐纳德·博格的“推~拉”理论;从“二元结构”模式创立和发展,到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过程中提出迁移“成本~收益”理论,系统回顾和评述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和成本收益的经典论述,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 2、中国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研究,主要围绕经济(成本收益)动因、社会特征因素和体制政策性因素展开。随着改革和实践的深化,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深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初步研究阶段进入以细化(专题化)、量化(模型化)为特征的深化研究阶段。但是,就业成本和收益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科学、规范和统一的概念体系尚没有形成。 3、中国有农村劳动力资源5.3亿,农村从业人员4.9亿,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近2/3。农村非农就业机会主要由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提供。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目前约1.7亿,其中乡外就业者近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隐蔽型失业)约1.5亿。据预测,如果考虑新增劳动力因素,即使2001~2020年全国平均每年转移量增加700~800万人,到2020年农村就业压力也很难缓解。更何况,1997年以来转移速度是下降的,2003年新增转移量仅490万人。 4、农民外出就业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调查发现:郑州市农民工平均每人1年获得的净收益为872.1元,成本收益率为15.6%,说明外出就业总体上有利可图。这同时也验证了农民绝非“盲流”,而是理性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相当,说明在促使农民外出方面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办证费等政府收费类成本提高,客观上会减弱农民外出就业动力。 5、通过河南籍农民工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发现:(1)农民工年收入每增加100元,将使净收益增加63元。说明增强农民外出就业动力,除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外,还须保护农民工权益,不断提高其工资水平;(2)包括办证费等在内的直接成本每减少100元,农民工净收益将增加61元左右。说明政府“办证”等不合理行为具有双重功效:不仅直接“卡死”部分农民进城通道,而且还因提高“门槛”、降低收益,削弱农民外出的动力。(3)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