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柴油发动机相比,高效清洁燃烧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当前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结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能有效抑制NOx生成,但是,目前对于EGR主要组分(CO2和H2O)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比较匮乏,所以为了分析EGR主要组分对控制重要污染物的贡献,有必要对EGR主要组分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化学动力学分析。本文首先将简化后的天然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柴油发动机相比,高效清洁燃烧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当前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结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能有效抑制NOx生成,但是,目前对于EGR主要组分(CO2和H2O)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比较匮乏,所以为了分析EGR主要组分对控制重要污染物的贡献,有必要对EGR主要组分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化学动力学分析。本文首先将简化后的天然气机理与柴油替代机理进行组合,通过调整指前因子并进行化学动力学及三维CFD验证,构建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化学动力学机理。基于该双燃料机理,进行了EGR主要组分的热、化学及综合效应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研究,并定性、定量分析了EGR主要组分的热、化学及综合效应对双燃料燃烧及排放的贡献。最后进行了EGR主要组分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燃烧中NO2生成特性的研究。针对DN双燃料机理的构建研究:本文将天然气简化机理Aramco Mech 3.0及柴油骨架机理进行耦合,并添加碳烟生成机理、soot氧化机理及完善的NOx生成机理,得到包含117种组分,559步基元反应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机理。并分别进行化学动力学及CFD验证,表明,DN双燃料机理能够准确预测单一燃料的滞燃期及重要组分生成发展;该机理在柴油、柴油/天然气两种工况下,能准确预测其燃烧及排放。天然气替代率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掺混天然气有助于降低NOx排放。针对EGR热、化学及综合效应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表明,EGR综合效应是热、化学效应的叠加,且热效应大于化学效应。在EGR主要组分中,CO2热效应大于H2O的热效应,但化学效应略小于H2O的化学效应。燃用柴油时,在50%EGR率下,CO2和H2O共同作用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分别占综合效应的65.3%和36.7%。燃用双燃料时,在50%EGR率下,CO2和H2O共同作用的热、化学效应分别占综合效应的62.2%和39.2%。针对EGR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燃烧NO2生成特性的研究表明:在燃料总热值不变的条件下,NO2摩尔分数随天然气替代率先升高后降低,30%天然气替代率下,NO2摩尔分数达到最大。柴油和双燃料燃烧模式下的NO2/NOx比值随EGR率先升高后降低,在20%EGR率下达到最大值。与只加入CO2相比,H2O能使NO2摩尔分数在燃用柴油及双燃料条件下分别增加66.7%和63.6%,且燃用双燃料的NO2摩尔分数是燃用柴油的两倍。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建的大坝越来越多,适合建坝的选址也越来越少。随着大坝的使用年限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坝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也有一些大坝现有的功能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以往这类大坝采用拆除旧坝新建大坝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对大坝进行加高改造,以达到延长大坝使用年限以及改变或增加大坝的功能的目的,使其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但大坝加高后,新的监测方案如何设
拦河建坝有效实施水库调度,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服务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削弱了河流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了河流生态服务价值等,因此探讨生态意义上的水库运行方式以弥补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传统的水库调度多注重经济和安全问题,现阶段的水库生态调度虽已关注河流生态健康,但大多将河流生态健康作为约束条件而不是调度目标,且基本只考虑单库生态调度
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车道线检测技术以及各类地图软件,可将路面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车辆驾驶员,极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车辆的增多加速了路面交通标志的磨损,加重了道路维护负担,然而现有的路标现场勘察方法存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不仅拖延了路面维护和更新的进度,而且影响道路的交通安全。为此,本文以无人机影像为对象,利用无人机影像获取速度快、范围广和分辨率高等优点
考虑车身结构的静态、模态性能、侧面碰撞安全性及可靠性对其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针对有限元方法优化迭代时计算量大、无法高效的实现优化的问题。本文以电动客车骨架为研究对象,整车质量为优化目标,弯曲、扭转工况下的静态、模态及碰撞性能指标为约束条件,基于代理模型方法对电动客车骨架进行侧面碰撞安全性与轻量化优化。首先,建立电动客车骨架静态、模态及侧面碰撞有限元(FE)模型,分析弯曲、扭转工况下车架的最大位移、
船用曲轴主轴颈是大型船舶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制造能力决定着国家造船技术水平的高低。S34MnV作为一种先进的船用曲轴材料,经过初加工、热处理及精加工后被广泛应用于曲轴制造。其中,热处理是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可直接决定曲轴产品的生产质量。随着计算机、检测技术和控制理论的迅猛发展,传统热处理研究方法由于耗时长、成本高等缺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由此热处理模拟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传热学和材料学等理
本文围绕着42CrMo钢船用曲拐热处理工艺的制订,首先探讨了42CrMo钢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晶粒长大规律及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组织演变。然后进行了末端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并进行了验证。最后模拟了船用曲拐的温度、晶粒大小、组织以及硬度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分布规律。为了指导船用曲拐加热工艺的制订,利用DIL-805-ADT动态淬火/膨胀相变仪开展了42CrMo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的奥氏体化热模拟试验
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
文章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对相关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主要涉及到稳定杆和汽车的操控性能,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然后对稳定杆的结构参数和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稳定杆做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为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仿真试验以及完成相应的优化,根据某实车参数建立了悬架和整车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且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正确输出相应参数的曲线
在铝合金轻量化白车身设计制造领域,快速、准确地进行自冲铆成型工艺参数的调控,同时实现铆接质量的预测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课题主要开展铝合金自冲铆成形过程的仿真分析;基于响应面法实现铆接工艺参数的调控、力学性能的预测;建立铆接最大冲压载荷的反演计算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建立铝合金自冲铆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影响因素水平下,铝合金自冲铆接头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场、接头机械内锁结构和最大冲
科研型驾驶模拟器具有实验环境可控、安全、高效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研究中。为避免传统用Direct、Open GL等方式开发的驾驶模拟器场景逼真度低、制作动态场景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基于Unity3D技术,开展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研究。构建了驾驶模拟系统结构,并对模拟器实验控制平台、三维场景建模及功能拓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驾驶模拟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器总体方案,基于C#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