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存在浪费社会资源、加剧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发展等危害问题的“僵尸企业”。由于“僵尸企业”的退出会带来员工安置问题,从而影响当地社会稳定,资金缺口过大使得处置周期过长、缺乏退出动力等问题,使得其退出十分困难,变成我国经济转型道路上的一道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界定“僵尸企业”及研究其形成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总结出“僵尸企业”的三大形成原因,引入“输血率”这一概念,从定量的角度对“僵尸企业”的成因与界定进行分析,使“僵尸企业”回归到其定义本身。其次,由于许多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存在通过对外提供担保进而提高自身融资能力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的问题,因此对企业对外担保程度与“输血率”、对外担保程度与企业僵尸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企业对外担保程度与企业僵尸化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探寻“僵尸企业”的形成是否还和对外担保存在关系,研究企业“输血率”、对外担保程度于企业僵尸化之间的关系是适应时代背景的。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选取CSMAR数据库中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金融行业),研究了上市公司“输血率”、对外担保程度与企业僵尸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输血率”与企业僵尸化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输血率”越高,企业沦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高;对外担保程度与“输血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对外担保程度越高,其“输血率”越高;对外担保程度与企业僵尸化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对外担保程度越高,企业沦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高。并提出利用“输血率”可以作为对“僵尸企业”的补充界定标准以及政策上如何降低企业沦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等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