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在新陈代谢和免疫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个器官负责200多项功能,如解毒、储存、凝血、产生能量营养转化和激素平衡。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使肝脏成为严重创伤(如脓毒症)后宿主生存的关键器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现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中巨噬细胞的极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LPS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具体治疗干预措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在新陈代谢和免疫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个器官负责200多项功能,如解毒、储存、凝血、产生能量营养转化和激素平衡。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使肝脏成为严重创伤(如脓毒症)后宿主生存的关键器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现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中巨噬细胞的极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LPS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具体治疗干预措施。所以进一步了解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分子生物标志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A分子,其表达受发育调控,在基因转录及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其在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尽管通过转录组分析已在某些疾病中鉴定出Gm26917的表达变化,但迄今为止关于Lnc RNA Gm26917的功能研究较少,且在急性肝损伤中的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有报道。研究目的:探究lnc RNA Gm26917在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内容:(1)高通量测序筛选及验证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差异表达的lnc RNA:首先根据RNA-seq结果筛选在急性肝损伤中有差异性的lnc RNAs,并用q PCR在LPS处理的肝脏组织巨噬细胞中验证,确定最终的研究对象,即目标长链非编码RNA;(2)目标lnc RNA Gm26917的鉴定及在巨噬细胞中的定位:根据测序结果筛选及在LPS诱导的肝损伤标本验证,确定研究Gm26917。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以明确Gm26917在巨噬细胞中的定位;(3)体内实验验证Gm26917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的方式敲低Gm26917,观察小鼠肝损伤的情况;(4)体外实验探讨Gm26917在巨噬细胞中作用:RNA-seq及q PCR探索及验证敲低Gm26917对巨噬细胞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敲低Gm26917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5)筛选及验证Gm26917与ANXA1的相互作用:经cat RAPID数据库筛选Gm26917可能结合的蛋白,并在LPS处理的巨噬细胞中用RIP-q PCR及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共染色技术验证,确定Gm26917与ANXA1的相互作用;(6)探讨Gm26917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分别敲低和过表达Gm26917检测ANXA1总蛋白表达,蛋白印迹检测Gm26917对ANXA1泛素化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Gm26917对NF-κB的影响,WB检测Gm26917对p-65和IKK-α磷酸化的影响;(7)探究FOXM1在巨噬细胞中可以调控Gm26917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及q PCR检测FOXM1敲低效率,q PCR检测敲低FOXM1后Gm26917及炎性因子的表达;CHIP-q PCR验证Gm26197受转录因子FOXM1的调控,研究结果:(1)Lnc RNA Gm26917在LPS刺激的肝巨噬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中均高表达。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证明Gm26917定位在巨噬细胞细胞质中;(2)体外实验证实慢病毒介导的Gm26917沉默能够减轻肝脏炎症并保护小鼠免受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3)体内实验证实Gm26917是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si RNA介导的Gm26917沉默可减轻巨噬细胞的炎症,并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趋化能力Gm26917;且敲低Gm26917可促进巨噬细胞从促炎性M1型向代替激活的M2型分化;(4)Gm26917 3’截短体与膜联蛋白A1的N末端相互作用;(5)敲低Gm26917通过降低膜联蛋白A1的泛素化及其与NEMO的相互作用来抑制NF-κB的活性;(6)Gm26917影响K6、K11、K29、K33和K63分支泛素链的形成,而K27和K48分支泛素链不受影响。(7)Gm26917在炎性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受到FOXM1的调节。LPS处理显著增加FOXM1与巨噬细胞Gm26917启动子区的结合。结论:Gm26917在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通过促进膜联蛋白A1的泛素化来调节巨噬细胞分化,可能是治疗炎症性肝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传染病频发,新型传染病正在以每年一种或多种的速度史无前例的增加。疫情下,人口高密度高流动性为城中村社区的防疫防控带来重重危机。社区作为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反应单元,具有不可忽视的防疫价值。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染源、控制传播范围。因此,从平疫结合韧性转换的角度进行社区空间干预是疫情防控的有效空间治理手段。本文基于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特征和空间防控手段,以深圳市上屋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
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缺少治愈手段,给患者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人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但是人脊髓神经干细胞天然资源缺乏,限制了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哺乳动物染色质重塑BAF(brahma-related gene(BRG)1 associated factor)复合体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遗传物质
生态节点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生态斑块,是物种迁徙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具有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等功能,而生态节点所发挥的功能受到其结构的影响和控制。在当前城市用地矛盾凸显,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对生态节点的结构重要性进行评价以优化空间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生态空间破碎严重、生态网络结构连通性差已成为许多城市的普遍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农业和城镇三类空间不同发展目标之
社区是城市与家庭之间的重要地理单元,在社区生活圈规划与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导向下社区规划实践正从空间资源配置转向居民生活需求满足,社区设施的供需平衡在此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居民与社区设施的互动关系下设施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还有待深入;其次传统设施可达性多从静态的空间维度进行汇总分析,无法衡量设施的动态变化与居民活动的时空特征。本文旨在研究社区设施时空可达性对居民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结直肠癌(CRC)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PTEN,是继P53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抑癌基因,主要作为脂质磷酸酶拮抗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肿瘤抑制活性。研究揭示,越来越多的蛋白被发现能够与PTEN发生相互作用。PTEN主要通过与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来调控其自身活性,进而影响肿瘤进展。那么除了已知的结合蛋白之外,PTEN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原生社会结构解体,社会资本逐渐走向衰弱。城市特色消弭、社区基层治理难以推行等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地方依恋是影响居民地方性社会网络、环境保护行为以及居住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以通过提升社区凝聚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解决相关城市问题,而社区环境与居民地方依恋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研究社区环境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机制,对于营造和谐舒适的社会环
背景:肿瘤通过分泌外泌体来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之间的信息传递。外泌体中的mi RNA通过抑制免疫细胞m RNA的翻译来影响免疫细胞的极化。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来源的外泌体mi RN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协助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浆来源的外泌体mi RNA进行测序,并在肺癌细胞系的上清中检测差异表达的mi RNA含量,最终选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全球癌症死亡病例达到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即有300万,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其中,肝癌的病死率极高,预后恢复差,
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加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凸显城市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以可持续发展、塑造健康城市与健康人居环境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热点话题。城市居区承载着居民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并对居民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影响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住区环境特征对于城市住区充分发挥健康复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吉林市主城区居住区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调查。基于心
研究背景及目的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会优先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这种有氧糖酵解的代谢特征被称为Warburg效应,其特点是高效消耗葡萄糖,低效产能,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最初被认为是代谢的废物,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乳酸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靶向乳酸相关代谢途径可作为肿瘤治疗过程中有价值的靶点。关于肿瘤抑制因子p53一直以抑癌基因的身份被人们熟知,但一些研究表明P53在一些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