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氧强化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能与机理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富营养化引起的饮用水源中藻类大量繁殖受到广泛关注,它给饮用水厂过程运行与水质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问题。常规的混凝过程去除藻细胞的效率并不理想,而常被用来强化混凝除藻的预氧化过程会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有机物包括藻毒素、嗅味物质等的释放,引发更大的水质风险。因此,处理高藻水的关键是在灭活藻细胞、控制胞内代谢物释放与强化除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本论文主要围绕预氧化、混凝等两个关键过程单元,深入研究了预氧化影响混凝除藻的过程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适度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的新思路,以达到既能有效地强化混凝去除藻细胞又可有效地控制胞内有机物释放。   针对预氯化这一最常用的预氧化方法,本论文研究了其对铜绿微囊藻藻毒素(MCLR)释放和降解动力学。研究发现,铜绿微囊藻的氯暴露量影响其藻毒素的释放和降解规律。活性氯通过穿透细胞膜迅速灭活藻细胞。藻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导致胞内藻毒素释放,释放到胞外的藻毒素将被氯进一步降解。胞内藻毒素释放速率快于氯降解胞外藻毒素的速率,胞外藻毒素浓度不断上升,并在氯的初始投量为0.8 mg/L时,胞外藻毒素在120 min反应时累计至12.8μg/L。胞内藻毒素总量是有限的,当氯的初始投量升高为1.2,1.6和2.0mg/L时,胞内藻毒素释放速率加快,胞外藻毒素浓度分别在氯化60,30和1 min时出现最大值。   进一步对预氯化影响铝盐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能与机理进行了探讨。对预氯化铜绿微囊藻而言,存在最佳氯暴露量,实现“适度预氧化”,使得氯化后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最有利于后续混凝,使得预氯化对混凝除藻的强化效果最佳。在本实验条件下,虽然活性氯能够破坏藻细胞完整性,导致胞内物质释放,但对藻细胞的表面电位和形貌无显著影响,这表明溶解性有机物将在后续混凝除藻中发挥重要作用。铜绿微囊藻的氯暴露量影响氯化后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的浓度、分子量分布和不同组分的比例,且影响趋势并不一致。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低、分子量较大时,有利于混凝,而当其浓度过高、小分子量组分过多时,会干扰混凝,且蛋白质与铝盐水解产物形成的络合物会干扰铝盐的水解产物之间的桥联。   按照“适度预氧化”的思路,并考虑到预氯化的消毒副产物生成风险,本论文提出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业铁盐混凝过程,其除藻效能显著高于相对应的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预制三价铁盐混凝过程的除藻效能。当Mn(Ⅶ)投量为0-10.0μM时,前者比后者高23.4-53.3%。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亚铁盐混凝过程实现了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适度预氧化,使预氧化在达到灭活藻细胞目的后即终止,避免了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过高和小分子量组分过多,降低了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的二氧化锰对混凝的干扰。另一方面,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亚铁盐混凝过程为体系持续提高比预制三价铁活性更高的新生态三价铁混凝剂,有利于絮体生长。   由于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亚铁盐混凝过程的出水中铁浓度可能超标,而铁盐和铝盐组成双混凝剂时对水质净化效果有协同作用,因此本论文进一步将高锰酸钾预-亚铁盐过程作为预处理方法,对其强化铝盐混凝除藻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除藻效果显著高于高锰酸钾预-预制三价铁盐预处理强化铝盐混凝过程。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Mn(Ⅶ)-Fe(Ⅱ)预处理对铝盐混凝除藻的强化效果大于单独Mn(Ⅶ)预处理和单独Fe(Ⅱ)预处理对铝盐混凝除藻的强化效果之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亚铁盐混凝过程不仅实现了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适度预氧化,还发挥了铝盐和新生态三价铁作为双混凝剂的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利用丙炔胺分别和丙烯酸及Boc-L-丙氨酸反应合成了两种取代乙炔类单体,即手性Boc-L-丙氨酸丙炔酰胺单体1和非手性丙烯酸丙炔酰胺单体2。两种单体在催化剂(nbd)Rh+[η6-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本报告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涉及的槽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性能评估方法、导热油和低熔点熔盐在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中的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综合了有机相与无机相的独特性能,近20年来受到人们很大程度的关注.本论文先制备羧基化的聚乙烯醇,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并于聚乙烯醇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既面对着快速发展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学术界、政界等都开始认真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ZnO是Ⅱ-Ⅳ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约3.3 eV,激子结合能高达60meV。目前,ZnO是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p型电导掺杂和能带工程更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Yamamoto提出的活性施主和受主共掺杂技术为获得稳定低阻的p-ZnO薄膜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通过改变ZnO中Mg的掺入量,让Mg取代Zn原子,形成的Zn_(1-x)Mg_xO薄膜在保持六方纤锌矿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能够调节
本文设计了可模拟薄带连铸钢液·铸辊传热的试验装置,尝试研究钢液·铜辊之间的界面热流规律;利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laser microscope,CSLM)原位研究AISI304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标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世界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从1958年,Turnbull等人通过对氧化物玻璃、陶瓷玻璃和金属玻璃的相似性的讨论,确定了液态过冷对非晶形成的影响,预言了合成金属玻璃的可能性,揭开了非晶合金研究的序幕以来,非晶
科学家设想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隔热的耐高温高压的箱子里,放入小型原子弹,然后称一下箱子的重量。之后用特殊的方式把原子弹引爆,当然由于箱子很坚固,原子弹只能在箱子内闷声爆炸,不仅如此,箱子的隔热作用让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高温、闪光都无法散发出来。  这时再把箱子称一下,箱子的质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也许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箱子的质量肯定减小了,因为箱子里的原子弹爆炸了,有质量的物质化成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