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本族语的二语教学环境中,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频率效应非常重要。著名语言学家Ellis认为人们在处理加工不同层次的语言现象时依赖于语言分布的频率知识,语言表征是形式和功能相匹配的概率在大脑中的反应,学习语言就是在这些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联系,掌握了足够的结构之后再以频率为导向,因此频率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该论文基于输入频次理论,结合前人对输入频次效应的探讨,以及非谓语动词的实证分析,旨在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输入频次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对非谓语动词的习得?2、不同的输入频次在不同语境中,即单一重复语境与变化重复语境,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对非谓语动词的习得?3、受试者对频次作用与老师的讲解持何种态度?针对以上问题,作者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两个班共计24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实验。受试在为期四周的时间内重复练习6次。第一组进行六次相同的语法练习,而无系统的语法规则讲解。第二组进行六次不同的语法练习,同时配合以两次系统的语法规则讲解。每次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共8名学生进行回溯性访谈。最终测试数据采用SPSS进行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合理的输入频次确实影响了二语学习者非谓语动词的学习,学习效果随输入频次的增加而提高。2、在非谓语动词学习过程中,变化重复比单一重复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大。3、绝大多数受试者对频次在非谓语动词学习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他们同时认为单纯的频次作用加上老师的辅导效果更好。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了频次作用对非谓语动词学习有积极影响,丰富了有关频次作用的二语习得理论。同时,本研究也在前人对非谓语动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关非谓语动词学习与教学的建议,即充分利用练习频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