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拟南芥,作为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高等植物,到目前为止,仍有大量功能未知的基因有待我们去探索。随着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改进,这些功能未知基因的定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作为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高等植物,到目前为止,仍有大量功能未知的基因有待我们去探索。随着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改进,这些功能未知基因的定位、基因功能的分析,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的研究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旨在研究拟南芥基因组中的功能未知基因At4g32960的定位及其与抗逆性有关的功能。At4g32960位于拟南芥第四条染色体上,基因全长1563bp,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序列有264个氨基酸(约29 KD)。软件预测显示该蛋白既非信号肽,也不是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通过与动物基因的比对,推测该基因可能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植物的休眠过程起作用。
本实验室首先从Tair网站中获得该基因全序列,通过Promoter2.O软件分析推测其启动子可能存在的区域,设计引物,将该启动子全序列克隆出来并连入适当的载体pCAMBIA3301,经过花浸染法转化进入拟南芥使其在拟南芥体内表达,由于载体本身所带有的Bar基因,用除草剂筛选抗性苗,通过对报告基因的检测确定目的基因的组织化学定位。
实验中发现该基因的组织化学定位随生长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幼苗时期,表达部位在根部;营养生长期在根的疏导组织、叶脉、表皮毛中有表达;生殖生长期,基因的表达转移到根的成熟区和花药中。
构建At4g32960-EGFP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用花浸染法转化拟南芥,同样用除草剂筛选抗性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对At4g32960进行了初步的亚细胞定位。之后,将该融合基因连入酵母表达载体YEplacl95并转化酵母细胞,同样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带有目的基因的酵母和野生型酵母从而达到对At4g32960的亚细胞定位。实验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在细胞质中。
将克隆得到的At4g32960连入pCAMBIA3301载体,构建植物过量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除草剂筛选以获得纯合子用于下一步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并进一步将该基因与Histag基因的融合基因一起连入酵母表达载体YEplac195,构建酵母过量表达载体,转化野生型酵母细胞K601。PCR筛选阳性克隆,并进一步通过Westerm验证该基因确实在酵母体内得到表达。通过转基因酵母和野生型酵母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的比较推测该基因的功能。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高盐、高温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的生长状况明显好于野生型酵母,而在氧化胁迫和低盐条件下,两种酵母的生长状况没有太大差别,这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植物高盐和温度胁迫的调节。
同时,我们订购了At4g32960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salk-106519,并通过PCR检测获得突变体纯合子,将其与野生型拟南芥同时放在不同浓度的NaCl、H2O2、ABA、高温、低温等胁迫条件下培养,我们发现高温下野生型的生长情况要好于突变体纯合子,其他条件下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的生长情况相差不大,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拟南芥高温胁迫下的生长调节,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酵母实验。
其他文献
杆状病毒是节肢动物,特别是鳞翅目昆虫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到目前为止,已有42种杆状病毒,包括33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和9种颗粒体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被测定。对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
本论文综述了根瘤菌多样性、分类和多相分类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数值分类的基础上,利用PCR-RFLP技术对35株黄华属根瘤菌的16S rDNA,nodA和nifH 3个基因片段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
分别研究了溶磷菌株PI和PY的溶磷特性、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溶磷能力的影响、以及菌剂对小麦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PI溶磷率为40.57%;菌株PY在以植酸钠为唯一磷源时溶磷率为77.18%,以植酸钠和磷酸钙为混合磷源时溶磷率为42.73%,两菌株都有很好的溶磷能力。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初始pH、无机盐、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混菌培养对两菌株的溶磷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当
水稻的光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对于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在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水稻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对当今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对于进行提高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研究迫在眉睫。水稻光合基因的研究进展如此缓慢,主要是由于其测定指标Pn受坏境影响过大,而且是复杂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现阶段报道的水稻光合QTL包含大量光合相关性状的初步定位QTL,很少有精细定位的QTL。本研究在初步
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功能基因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东乡野生稻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北抗寒能力最强的普通野生稻,尤其在幼苗、抽穗期能长期抗低温逆境胁迫。因此发掘一些与东乡野生稻抗冷相关的新基因,深入了解它们的抗寒机制,对提高水稻作物对低温的抗逆境能力,改良水稻品种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手段分析,从东乡野生稻冬季宿根c DNA文库中筛选鉴定Os
小豆起源于我国,在亚洲东南、东北部及喜马拉雅高地国家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丰富的钙、铁、磷元素。本文对野生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保障长江中下游水量和水质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鄱阳湖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和水产、畜禽养殖地。周边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可避免的会对鄱阳湖造成威胁。为了解鄱阳湖滨湖区农村污染对鄱阳湖造成的环境影响,本论文在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资助下,调查了鄱阳湖滨湖区的农村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生活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农产品加工业(包括粮油加工业、畜禽产品加工业
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可高效降解PHB的细菌菌株DSDY05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在短日照条件下以老熟幼虫进入越冬滞育。因此该虫是研究幼虫光周期诱导的滞育
白花檵木是一种广泛生长在中国南部和印度东部的金镂梅科檵木属长青灌木。它的叶,花和根在中国是传统药物,已被用于治疗腹泻,咳嗽病,出血,灼伤和各种疾病[1]。研究显示这种植物含单宁酸,黄酮和多酚类物质,这些可能是药效的主要成分。然而,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很少研究。本项研究,使用牛津杯法,对白花檵木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组分有抗菌活性,对这部分进一步提取纯化。通过多种柱层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