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聚合物/小分子/富勒烯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形貌、器件、机理和表征等方面的发展,实验室报道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2%。为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走向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光伏性能。在给体受体组成的体相异质结主体中加入第三种组分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由聚合物和小分子给体与富勒烯衍生物受体组成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了基于共轭小分子BDT-3T-CNCOO、共轭窄带隙聚合物PBDTTT-C-T和富勒烯衍生物PC71BM共混形成的高效率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果表明,小分子的加入能够显著将填充因子从二元器件的58.4%提高到三元器件的71.6%。在50%小分子比例的条件下,三元电池的效率达到8.58%,相比聚合物和小分子的二元电池7.60%和4.98%有明显的提高。小分子的高结晶性能够促进活性层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同时聚合物能够抑制了小分子的过度聚集。小分子和聚合物协调作用形成相纯度相对更高的,由~88nm、~50nm和~20nm等大小的相组成的多级次相结构。这种多级次纳米结构能够改善器件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使电荷传输更为平衡、有效减少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器件的FF。  2.研究了PBDTTT-C-T、n-BDT-3T-CNCOO和ICBA共混形成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ICBA较高的LUMO能级,基于ICBA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98V,比基于PCBM的三元体系高0.2V。基于ICBA体系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的效率低于PCBM的三元体系,最高效率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为5.51%,相对PBDTTT-C-T/ICBA的二元体系的5.01%的效率提高10%。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的提高是能量转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活性层形貌和结晶性的研究表明BDT-3T-CNCOO的加入在提高给体结晶性的同时,也改善了ICBA的聚集。从而提高了激子的分离效率、降低了载流子的复合、改善了电荷传输。  3.在研究三元有机太阳能的过程中,观察到基于共轭小分子在正向和反向器件的开路电压的区别。基于高效率小分子DR3TBDTT,设计了具有相同界面层的正向和反向器件,研究揭示了小分子在正向和反向器件的光伏性能的区别的原因。从DR3TBDTT:PC71BM的正向器件和反向器件的暗电流出发,研究其反向饱和电流、理想因子、光电流,这几个参数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不同的开路电压。载流子复合机制的研究表明反向器件中的单分子和双分子复合更多,从而导致了填充因子和开路电压的下降。载流子迁移率的研究和深度剖析XPS表明活性层中PC71BM聚集在上表面,这种垂直相分离导致器件内建电场的变化,影响正向器件和反向器件中电荷产生、分离、传输和复合。
其他文献
顺铂是临床上使用最早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其在体内的靶分子为DNA,但DNA并不是能与顺铂作用的唯一组分。体内还有大量能与铂作用的含硫生物分子存在(谷胱甘肽(GSH),含蛋氨酸(Met)及半胱
学位
磺酸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亲核试剂可以进攻硫,引起S-O断裂,亦可以进攻醇基碳,引起C-O断裂,或者两者同时发生。关于含氟磺酸酯的C-O和S-O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低温启动速度快、燃料甲醇易输运且来源广泛、电池结构简单等优点,在便携式电源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因而备受关注。
本文以石墨烯-纳米贵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总体方向,以制备能够现场形成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的碳基-贵金属复合催化剂、进而充分提高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为目标
毛泽东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这一思想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又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旧的思想道德必
糖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使得设计、合成基于烯类含糖单体的各种拓扑结构的糖聚合物成为可能。本博士论文在详细
今年6月13日 ,是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为缅怀陈云同志的光辉业绩 ,学习他的思想作风 ,本刊特约请延安时期曾担任过陈云同志秘书的刘家栋撰写此文。 June 13 this year, is t
关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的国际共运论战,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重大事件,对这一历史事件,只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目前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本刊第2期《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粗略回顾与前瞻》,所涉及的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看法。下面我们转载1999年《中流》第12期《吴冷西(十年论战)一书座谈会综述》一文,阐明的是另一种看法。通过对比,更能深化我们的认识,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生物分析是一种迅速发展的分析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检测快速等优点及其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巨大潜力,该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兴趣,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