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对飞行器、船舶等大型先进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大尺寸几何量测量精度具有严重影响。而现有的温度补偿方法大多存在操作复杂,模型难以结算等缺点,同时,研究和实验对象多为规则矩形的衍架工装等,对于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现场装配工况的变曲率构件的温度补偿方法研究较少。为了保障大型变曲率构件在实际现场的装配精度,大幅缩短大尺寸测量操作耗时,尽可能减小在大尺寸测量过程中由温度变化引入的测量误差,研究了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对飞行器、船舶等大型先进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大尺寸几何量测量精度具有严重影响。而现有的温度补偿方法大多存在操作复杂,模型难以结算等缺点,同时,研究和实验对象多为规则矩形的衍架工装等,对于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现场装配工况的变曲率构件的温度补偿方法研究较少。为了保障大型变曲率构件在实际现场的装配精度,大幅缩短大尺寸测量操作耗时,尽可能减小在大尺寸测量过程中由温度变化引入的测量误差,研究了虚实结合的大尺寸精密测量温度补偿技术,提出了变曲率构件转站测量热变形误差补偿优化方法,将ANSYS热力学虚拟仿真数据与大尺寸多站位测量条件下的跟踪仪实际位置测量数据相融合,并应用误差补偿及非线性优化方法,实现大尺寸转站测量过程中由热变形因素引入测量误差的减小和补偿。首先介绍了转站测量基础理论以及常用转站参数计算方法,针对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变化因素对转站测量精度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分析了温度变化在大尺寸精密测量过程中对转站精度的影响。然后,阐述了热稳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说明了变曲率构件在温度变化条件下,测量基准点热变形偏移量与温度变化间的关系;利用ANSYS在不同温度载荷条件下对实验构件物理模型进行热变形仿真,求解出仿真热变形参数,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出了变曲率构件热变形仿真偏移量与温度变化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随后,基于上述理论研究,提出了变曲率构件转站测量热变形误差补偿方法,推导建立了带有热变形参数的大尺寸测量转站精度补偿模型。使用激光跟踪仪及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得基准点三维位置信息和温度等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变曲率构件热变形偏移量与温度变化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解算得出全局坐标系下热变形系数矩阵;更进一步地,设计了均匀温度场转站实验和复合温度场基准点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所研究的转站误差补偿方法,转站精度分别提高了79.43%和76.15%,提出了基于PSO的转站测量热变形误差补偿优化方法,建立了上述热变形误差补偿方法的多参数优化模型,以求解最小全局总误差为目标,同时优化转站参数和实验所得热变形参数,又将优化所得各项参数带入热变形误差补偿模型,计算得出均匀温度场和复合温度场下转站精度分别提高了87.56%和78.93%。虚实结合的大尺寸精密测量温度补偿技术能够实现大尺寸测量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入的热变形误差的补偿,提高大尺寸测量转站精度,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15-2020年2701份我国食用植物油抽检不合格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不合格植物油的品种、包装规格、产地和产业链主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植物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过氧化值和酸值超标、苯并(a)芘超标、黄曲霉毒素B1超标、溶剂残留量超标、非法添加乙基麦芽酚和脂肪酸组成不合格是导致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交叉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别识别了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在不同植物油品种、包装规格、产地和产业链主
以奇亚籽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对比甲醇钠、乙醇钠和氢氧化钠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制备的工艺参数.结果 表明:采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酯含量和得率均最高;当酯交换温度为80℃、酯交换时间为1.5h、醇油摩尔比为9∶1、氢氧化钠用量为油质量的0.6%时,奇亚籽油脂肪酸乙酯含量可达到89.01%.
为了掌握新疆高频进口植物油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含量及摄入风险水平,测定了新疆口岸进口的6个品种108份植物油样品中的18种PAEs含量,并对植物油中PAEs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108份植物油中共检出2种PAEs,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检出率为81.5%,超出最大残留量的比例为20.4%,其中88份样品检出DBP,含量范围为0.15 ~ 2.09 mg/kg,检出中位值为0.24 mg/kg,26份样品检出DEHP
对食用油中苯并(a)芘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测定过程中的试剂及耗材进行污染溯源分析.结果 表明:分析纯试剂及一次性注射器中的橡胶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二氯甲烷(分析纯)、正己烷(分析纯)、橡胶的苯并(a)芘平均峰面积分别为0.261、0.710、2.550 mV·min,分别是国标方法检出限的0.9、2.4、8.7倍,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使用高速离心替代过滤膜方式除杂以除去样液中微小颗粒物,该方案既能避免注射器带来的污染,又能保证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稳定运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蒜头果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固形物含量、乳化剂添加量、壁材比、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量对蒜头果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蒜头果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对蒜头果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蒜头果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4∶3、芯壁比1∶4、固形物含量16%、进风温度160℃、进料量4 mL/m
为探究硅胶柱层析在中长链结构甘油三酯(MLCT)精制方面的应用,以亚麻籽油和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原料合成MLCT粗产品,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精制,优化精制工艺条件并对硅胶柱层析精制前后MLCT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硅胶薄层层析确定硅胶柱层析的洗脱剂,通过洗脱曲线确定洗脱液收集体积,以甘二酯脱除率和产品回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洗脱流速和上样量.结果 表明:以正己烷-无水乙醚(体积比5∶1)为洗脱剂,等梯度洗脱,洗脱流速2.0 mL/min,上样量4 g,硅胶40 g,收集洗脱液500 mL条件下对MLCT粗
测定了蒜头果种仁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蒜头果种仁油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含量,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蒜头果种仁的氨基酸组成,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蒜头果种仁蛋白质含量为21.02%,粗脂肪含量为61.05%,蒜头果种仁油中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神经酸的含量最高,为45.04%;蒜头果种仁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77.25,营养价值较高;蒜头果种仁中含有K、P、Mg、S、Ca、Fe、Mn等矿质元素
对冷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了两种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特征指标,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含量,氧化诱导时间,并对货架期进行了预测.结果 表明: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特征指标接近;高油酸葵花籽油的营养成分含量明显偏高;高油酸葵花籽油(过氧化值0.399 mmol/kg)的氧化诱导时间约为油茶籽油(过氧化值2.992 mmol/kg)的2倍,25.15℃下货架期分别是油茶籽油的1.7、4.9倍.
在无溶剂条件下利用酸性催化剂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催化β-谷甾醇与亚麻酸酯化合成β-谷甾醇亚麻酸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酯化反应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6℃,反应时间12 h,醇酸摩尔比1∶1.7,DBSA用量16%.在最佳条件下,β-谷甾醇转化率高达97.55%.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成功合成,实现了低温化学法合成β-谷甾醇亚麻酸酯.
为合理开发利用黑老虎种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黑老虎种子营养成分丰富,以粗脂肪为主,粗蛋白质和糖类次之;黑老虎种子中多糖是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及岩藻糖9种单糖组成,以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为主;黑老虎种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1.89%,其中亚油酸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88.89%;黑老虎种子中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均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黑老虎种子中鉴定出25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此外,黑老虎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