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是当今社会中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所患癌症类别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癌症类别中排第二位,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目前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机制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乳腺癌的研究仍任重道远。生理、心理上及生活环境中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中年妇女更容易罹患乳腺癌。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指的是极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具有的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乳腺癌病史,遗传的因素,种族,良性乳腺疾病史以及激素和月经史等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中最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乳腺癌基因组学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来帮助我们发现癌前病变、识别早期乳腺癌、评估患者预后及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在各种常见的实验室研究中,我们通过多种各式各样的实验方法来检测一些基因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表达规律,以便更加深入的探讨该基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增殖、浸润转移及不良预后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还能更进一步的研究该基因与其他恶性肿瘤相关基因之间有无关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人类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更多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乳腺恶性肿瘤在分子程度上就呈现出高度异质性状况,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们利用各种分子诊断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乳腺癌进行各种研究。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蛋白,孕激素受体(PR)蛋白,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和Ki-67蛋白等的表达差别,将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分型,即管腔A、管腔B、HER-2型、三阴型。初诊时,能够明确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各种分子特征,对乳腺癌患者制订最佳医治计划及精准判断预后情况具备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分子分型是临床医师判断乳腺癌组织侵袭性的关键指标。找出新的与乳腺癌具有相关性的基因成为乳腺癌研究中重要的方向。PFTK1,又被称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4(CDK14),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重要家族成员之一,具备调节细胞周期(cell cycle)的重要作用。新的研究发现,PFTK1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性蛋白,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增殖及浸润转移,可能会成为新型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及乳腺癌治疗的靶点。EZH2,又被称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的同源物,是组蛋白甲基化的重要工具酶,是多梳基因家族PcG(Poly comb Group)的核心家族成员。EZH2可以从表观遗传学的层面介导与癌症相关的某些基因沉默,在恶性肿瘤细胞的产生及增殖的过程中存在重要的价值。目前,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尤其是在乳腺癌细胞中均发现EZH2蛋白阳性表达的状况,而且这与这些恶性肿瘤细胞的产生及增殖紧密相关。本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FTK1、EZH2、ER及PR等蛋白质的表达状况,进而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FTK1及EZH2蛋白的表达规律,PFTK1及EZH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以及其在乳腺癌细胞产生及增殖过程中的价值。目的检测PFTK1及EZH2在人类乳腺癌组织及与其相对照的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表达规律,讨论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癌细胞产生、增殖的关系,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人类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取50例于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疗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入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67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浸润性非特殊癌4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伴浸润1例。每位患者获取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各两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FTK1及EZH2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全面采集各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探讨PFTK1及EZH2在乳腺癌组织的异常表达规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PFTK1的阳性表达百分率为56.0%(28/50),正常乳腺组织中PFTK1阳性表达率为32.0%(16/50),乳腺癌组织中PFT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5)。EZH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阳性表达状态的百分率为60.0%(30/50),正常乳腺组织中EZH2蛋白呈现阳性表达状态百分率为22.0%(11/50),乳腺癌组织中EZH2的阳性表达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5)。2、PFTK1阳性表达组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7.1%(16/28)明显高于PFTK1阴性表达组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22.7%(5/2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14)。EZH2阳性表达组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7%(20/30)明显高于EZH2阴性表达组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5%(1/20),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00)。3、PFTK1阳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分期(II/III期)的比率为78.6%(22/28)明显高于PFTK1阴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分期(II/III期)的比率40.9%(9/2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06)。EZH2阳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分期(II/III期)的比率为76.7%(23/30)明显高于EZH2阴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分期(II/III期)的比率40%(8/20),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09)。4、PFTK1阳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病理分级(II/III级)的比率为96.4%(27/28)明显高于PFTK1阴性表达组的患者具有较高病理分级(II/III级)的比率68.2%(15/2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21)。5、PFTK1阳性表达组的患者Ki-67阳性表达的百分率为96.4%(27/28)明显高于PFTK1阴性表达组的患者Ki-67阳性表达百分率40.9%(9/2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00)。EZH2阳性表达组的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EZH2阴性表达组的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55.0%(11/20),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意义(P=0.029)。6、EZH2及PF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345,P=0.014),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在乳腺癌的形成及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PFTK1及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ER表达水平、PR表达水平、HER-2表达水平、P53表达水平无关(均P>0.05),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EZH2及PF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共同作用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联合检测PFTK1及EZH2的表达状况可以作为乳腺癌诊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