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指数(BMI)的影响。研究针灸对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旨在阐明针刺减肥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未设对照的干预前后测试设计,对90例单纯性肥胖女性患者进行了为期27天的自身对照研究。根据标准肥胖可分为:一、单纯性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大于消耗所致而无明确原发性疾病引起的肥胖。此类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约占肥胖者的95%。又可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二、继发性肥胖:又称症状性肥胖,约占肥胖者的5%,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造成。2000年WHO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BMI标准:23.0~24.9为肥胖前期(超重);25.0~29.9为Ⅰ度肥胖;≥30.0为Ⅱ度肥胖。本研究中,有59人为Ⅰ度肥胖,31人为Ⅱ度肥胖。针灸治疗时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针灸治疗前签定知情同意书,在接受针灸疗法期间不用其他任何疗法,包括口服减肥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在针灸治疗前一周和治疗后进行饮食和运动情况调查,以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以及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和针灸对不同年龄和职业组疗效的差异。针灸前和一个疗程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ROCHE E170免疫分析仪及ROCHE公司配套试剂测定空腹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SI=ln[1/(INS×FBG)]。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的变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1、针灸治疗前和疗程中的运动体力消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针灸治疗前和疗程中的三天饮食热量摄入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针灸治疗一个疗程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值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度肥胖与Ⅱ度肥胖的针灸治疗临床疗效相当,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346,P>0.05)。5.针灸肥胖的疗效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业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针灸治疗后患者血清FBG、INS、TC、TG、LDL-C含量回降,而ISI、HDL-C含量却回升。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的,但减肥疗效本身与患者的肥胖度无明显相关。通过观察血清指标的变化,说明针灸对肥胖患者异常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具有良性调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