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微米晶Cu-5Cr复合材料变形工艺与组织性能关系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与Cr是固相不互溶材料,由于Cu-Cr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在制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大容量电触头、电车及电力火车架空导线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研究表明,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细化的Cu、Cr复合粉,经烧结和热静液挤压致密化可以获得近致密的亚微米晶Cu-Cr块体材料。然而对这种亚微米晶Cu-Cr块体材料在塑性加工中的变形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制备获得近致密的亚微米晶Cu-5Cr复合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变形加工,研究了其变形工艺与组织和性能的关系,获得了组织更加细小,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导电材料。本文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将直径为Ф16mm的亚微米晶Cu-5Cr棒材进行了两次热挤压实验,得到了直径为Ф2mm的丝材。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得到了不同挤压温度和不同变形程度对Cu-5Cr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热挤压工艺。结果表明,热挤压时材料内部同时进行着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两个过程,动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软化趋势增强,材料强度和硬度降低而塑性提高。较大变形程度可以获得比较细小的组织结构。热挤压过程有促进Cr颗粒在Cu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以及Cr粒子的弥散析出的作用,弥散分布的Cr颗粒可以抑制晶粒的长大,也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Cu-Cr材料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弥散强化。在两次热挤压之后,对Cu-5Cr丝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冷拉拔变形,辅以中间退火之后得到了直径为Ф0.85mm的丝材。实验研究了不同冷变形程度对丝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经过较大程度的冷变形显微组织得到细化、加工硬化现象显著,但是大量内部缺陷使导电性能有所下降。通过测试硬度得到了变形后Cu-5Cr丝材的再结晶温度,从而为拉拔后的退火工艺提供参考。不同温度退火后,测试结果表明丝材的热稳定性较好。研究了经过三个道次的拉拔及退火后Cu-5Cr丝材的组织和性能。发现变形组织尺寸细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导电性能。变形使晶体内部缺陷增多,变形程度大时变形更均匀,这都有利于在退火时丝材中Cr粒子的析出,从而减少固溶原子对电子的散射。后续的退火处理中由于Cr粒
其他文献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原水,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时,氨氮超标严重,CODMn也往往>3mg/L,出水水质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处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春天景色秀丽、植物生机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绵绵春雨下过,野外池塘里的水位参差不齐,农历三月田地里开始忙碌地分起了秧苗.一眼望过酴醾灌木稀疏成
期刊
本文以WC粉体或 WC粉与W混合粉体为原料制备预制体,以Zr2Cu合金熔液为浸渗体采用反应浸渗工艺制备了W/ZrC复合材料,并用XRD、SEM、TEM等分析手段和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法等测
本文研究了Ar+H2混合气氛下的TC4合金PAM过程的液态置氢方法及液态置氢后的TC4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  确定氢在钛合金熔体中的溶解度以西华特定律为理论基础,双原子
卫生填埋是目前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方法。填埋所产生的渗滤液是一种组分复杂、毒性强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法是消除有机污染最有效的工艺之一,但由于渗滤液中含
思维导图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
本文利用等离子体基氦/氧离子注入技术(He/O2-PBII)对Ti6Al4V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对氦/氧注入后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退火、氩离子溅射和腐蚀使近表面的氦泡形成表面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