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地层立井井壁变形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胶结地层通常含有深厚松散沉积层,松散沉积物质间连接强度很弱,地层呈现弱胶结特性。深部弱胶结地层还具有明显的分层性,且各分层强度差别较大,导致分层交界面处形成强弱差异面;而底部含水层易发生渗流压缩,致使弱胶结地层立井井筒破坏事故频发。本文针对弱胶结地层立井井壁的变形破坏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弱胶结软岩本构关系及其工程灾害孕育与演化”,以潘谢矿区典型弱胶结地层立井井筒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弱胶结地层立井井壁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基于智能变形监测系统的井筒状态评价模型,为类似地层条件的立井井筒的破坏防治和井壁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弱胶结地层典型工程地质特征及井壁荷载分析。论文首先以潘谢矿区为工程背景研究弱胶结地层的典型工程特性;进而搜集分析弱胶结地层立井井筒破坏工程事故实例,掌握立井井筒非采动变形破坏的一般特征和破坏条件,并分析影响井筒稳定性的荷载。  (2)弱胶结地层立井井壁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分析。考虑弱胶结地层土体的流变特性和底部含水层水头下降的时间因素,采用流变力学理论,建立立井井壁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粘弹塑性解析模型,研究井壁与土体相互作用的粘弹区和粘塑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3)钢筋混凝土井壁损伤断裂研究。考虑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结合应变软化模型,推出了钢筋混凝土井壁损伤极限承载力公式,并以谢桥煤矿副井井筒为实例,计算其井壁极限承载力;进一步地,采用Kachanov蠕变损伤理论研究钢筋混凝土井壁的损伤断裂过程,得到了井壁断裂孕育时间表达式和断裂扩展阶段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立井井壁的破裂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损伤断裂并不是瞬间完成的。  (4)立井井壁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谢桥煤矿副井井筒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立井井壁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钢筋混凝土井壁的损伤断裂进行模拟分析,并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在弱胶结地层的底部含水层与基岩段交界处,井壁最易发生变形破坏。井壁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约63MPa,对应的井壁极限径向位移为4.7mm。  (5)弱胶结地层立井井壁变形监测技术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经验,确定井壁危险监测断面;建立井筒变形长期动态监测系统,观测井壁变形发展规律及其他相关特征;提出基于智能监测系统的井筒状态评价模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结构健康监测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构系统的识别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在信号处理、目标跟踪等领域中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的粒子滤波方法引入到结构系
对建于地震区的既有建筑结构,在其使用期间,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结构自身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性能随时间不断地劣化,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
滑移索结构在实际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滑雪索道的牵引系统、电线的架设过程,以及在架设大跨索系桥梁时的施工过程,都须利用滑移索。基于此,本文推导了两种不同的单元用来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以其具有运量大、快速、准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等综合优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土木和交通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
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分析是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导致边坡失稳的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作用因素多且具有不确定性,使得现阶段岩土工程界技术人员还不能完全掌握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一种突发性极强且很难准确预测的严重自然灾害,能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中国地域辽阔,东临太平洋地震带,西邻印度洋地震带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对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目前我国工程结构抗震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其他国家除了由设防目
本文在对国内外砌体结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研究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陶粒混凝土砌块的块型设计,陶粒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制作,重点进行了陶粒砼砌块砌体的单剪试验,研究陶粒混凝
本研究基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国内外直接利用海水的实践,考虑到膜生物反应器(MBR)占地面积小、去除彻底、无须消毒、负荷率高、污泥产率低、不受污泥膨胀影响等特点,
为了保证结构物在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我们必须掌握结构物在一定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但由于场地条件差异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拟建工程场址处的地震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