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团结全国的文艺家,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成立。同年5月4日,会刊《抗战文艺》创刊,成为贯穿抗战始终的唯一刊物。为了更大范围地联合全国作家、加强抗战文艺的宣传及方便联络分散在各地的会员开展工作,“文协”还先后在全国各地筹备建立了分会,各分会也创办了自己的会刊。在“文协”会刊上刊登的作品中,翻译文学占了不少的篇幅。翻译文学作为国别文学的一部分,在抗战时期,其特殊性体现在文学价值与社会功利性的平衡上。对“文协”翻译文学的研究,既能避免抗战文艺创作质量不高的尴尬,又能不落传统研究方法的窠臼,管中窥豹地了解整个“文协”的创作情况,从而挖掘“文协”社会历史价值之外的文学价值。本文立足于“文协”具体可考的刊物之上,对翻译文学的大致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发现“文协”总会与分会在翻译文学的选择上风格各不相同,并以《抗战文艺》上的翻译文学为例,点出《抗战文艺》上翻译作品的选择与“文协”每一届理事会选举之后人员变化的关系,探究“文协”是怎样从一个独立的以抗日救亡为理念的文学组织转变成政治斗争的阵地。从“文协”翻译文学的选择上来看,文学为政治所利用,不仅仅是抗战的必需,也是党派角力中将精神食粮用作政治斗争手段导致的必然结果。文章然后对“文协”各个会刊上的翻译文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结出“文协”的翻译文学在内容上呈现出的三个特征:首先是配合时代形势直接表现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以及揭露法西斯的丑陋和残酷,其次是充满了战斗精神和反叛思想倾向的作品用来平衡文学的功利性与艺术性,最后是通过吸收外国文学营养达到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目的。同时“文协”翻译文学的三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抗战过程中文艺家们的心态变化相呼应:战争伊始,知识分子战斗情绪高亢激昂,文艺作品充满了时代感与目的性;由于这种为宣传而写作的理念导致整个抗战文艺的质量不高、弊病丛生,文艺家们逐渐开始重视文艺作品的审美性问题;到了抗战的最后阶段,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几乎全被消磨完,不少身心俱疲的文艺家开始回归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