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鲍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以其良好的口感和较长的货架期受到市场的青睐,价格也相对较高。近几年,栽培杏鲍菇的商家越来越多,目前国内杏鲍菇栽培主要以袋栽方式为主,工厂化瓶栽方式很少,在台湾、日本韩国的工厂化(瓶栽)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工艺需要还有许多方面改进,栽培配方是其中重要一方面。培养基质对杏鲍菇的产量、品质及生产成本等有直接的影响,选用合理培养料配方的是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获得较高效益的基础。本论文对杏鲍菇栽培常用的培养基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米糠、麸皮、玉米粉)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培养料原料的特性,并针对工厂化栽培的要求,探求适合工厂化的高产配方。本研究与实践生产联系紧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主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石灰添加量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2.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3培养基质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分析。
石灰添加量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个添加梯度,分别0、0.5%、1%、1.5%、2%、2.5%。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石灰添加量的处理,菌丝生长速度不一样,石灰添加量为0%和0.5%时,培养瓶发满时间为24天,石灰添加量为1%时,培养瓶发满时间为23天,石灰添加量为1.5%时,培养瓶发满时间为21天,石灰添加量为2%、2.5%时,发菌速度最快,只须20天。石灰添加量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石灰添加量在0%~1%之间,子实体产量比较低,平均单瓶产量分别为113.5g、116.6、118.3g,石灰添加量在1.5%~2.5%时子实体产量最高,平均单瓶产量分别为128.2g、131.4g、131.4g,最佳添加量为2%左右。
配方实验以传统的生产配方(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为碳源,以米糠、麸皮玉米粉为氮源)为基础,分三部分设计一系列配比的配方考察各原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第一部分为碳源比较实验,调整碳源(木屑、棉子壳、玉米芯)之间比例,氮源部分比例不变,第二部分为氮源对比试验,调整氮源源(麦麸、米糠、玉米粉),氮源部分比例不变,第三部分为N源梯度实验,C源内部之间的比例不变。氮源部分改变麸皮添加梯度。
碳源比较配方试验表明,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三种主要提供碳源的培养料,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物质的配方4生长周期短,育菇期只用14~16天,比其它二者要少1~2天,平均产量为139.3g/瓶,显著高于木屑和棉籽壳的配方,说明玉米芯非常适合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以棉籽壳为主要碳源的配方3,子实体生长较缓慢,育菇期16~18天,且菇蕾数较多,从而影响了产量(122.3g/瓶),以木屑为主料的配方2,菇体颜色较白,但产量很低,平均产量115.2g/瓶。
氮源对比实验表明,米糠和麸皮相比,米糠的生长周期短,产量较高,但不稳定,22号配方(单一使用米糠33%)子实体有发黄的症状,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导致产量不高,同时添加米糠和麸皮的配方23、29、30营养比较均衡,产量较高。
氮源梯度实验结果表明,氮源添加较少的配方产量较低,不添加氮源的培养料28号,原基形成缓慢,大部分不能正常生长,只有少数能正常出菇,麸皮添加量在30%~35%产量比较高,加上5%玉米粉,辅料氮源添加范围35%~40%,产量达到最高,但氮源辅料的价格很贵,因此不宜过多添加,比较适合的比例为35%左右。
根据工厂化栽培的要求,综合成本,产量、生长周期等因素,得到比较好的配方12、16、13、4号。
各培养料原料木质纤维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碳源即主料-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木质纤维素总量占其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约占80%~90%,氮源部分即辅料麸皮、米糠和玉米粉木质纤维素含量很低,约占33%-48%,非木质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成分是淀粉、果胶、蛋白质脂肪、及可溶性糖等,这些都是营养丰富易菌丝体吸收的物质。
杏鲍菇各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对照配方2、3在出菇期木质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呈上升到趋势,后期降解速率比非木质纤维素低,相应的子实体产量也比较低,对照配方4号,发菌期木质纤维素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在后期出菇阶段相对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即后期木质纤维素降解很快。这与配方4子实体生长速度很快,育菇期最短,产量较高相符合。因此,后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高有利于提高子实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