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居民手持现金比例有所下降,储蓄存款在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其次,持有有价证券比重不断上升,保险准备金增长速度迅猛。总体来看,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证券化,这种变化趋势说明居民货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居民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而对投资性货币需求增加,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这将使更多的货币流入金融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当中,导致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生变化,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应。一方面加大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当局对货币量的控制难度,另一方面,货币传导更多地通过资产价格渠道进行传导而发挥作用。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成为货币政策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对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居民金融资产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趋势,重点分析了中国近20年来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趋势。其次,结合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和中国近20年来居民金融资产变化趋势,系统剖析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和证券化。其次,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和证券化减弱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传递功能,使央行调控银行信贷的效果弱化,基础货币难以控制,使货币供应量目标日益失去有效性。最后,居民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使得更多的货币资金进入金融证券市场,传统的信贷渠道受到挑战,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增强,但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使得这种传导渠道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制约了货币政策效应,使货币政策操作经常面临两难选择。由此提出改善金融市场结构,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