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对原有的天然水中总溶解态无机砷(As(Ⅲ+Ⅴ))、As(Ⅲ)、的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改进,并将该方法应用到胶州湾、黄、东海海区,初步探讨了As(Ⅲ+Ⅴ)及As(Ⅲ)在这些海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结合仪器现状及实验室现有条件,对辅助灯电流进行改善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Ⅴ)的检出限为0.11nM。对As(Ⅴ)含量为11.35nM、1.60nM和22.96nM的样品分析精密度为1.4%、6.8%和0.4%,回收率在98.0~104.0%范围内,线性范围为0.11~267.0nM。测定As(Ⅲ)时,改用氢气发生器作为氢气源,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对As(Ⅲ)含量为6.67nM、1.33nM和13.35nM的样品分析精密度分别为1.1%、3.1%和0.7%,回收率在99.3~105.6%范围内变动,线性范围为0.02~66.7nM,检出限为0.02nM。与原来的方法相比检出限降低了10倍。以上条件的控制为测定并研究海水中低浓度的砷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通过2001年8月~10月三个航次对胶州湾的调查表明,胶州湾水体中总溶解态无机砷As(Ⅲ+Ⅴ)及溶解态As(Ⅲ)的浓度分别为7.71~25.31nM和0.77~12.59nM。平均含量为16.51nM和2.70nM。As(Ⅲ)与As(Ⅲ+Ⅴ)的比值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11~0.26之间。水体中溶解态无机砷的浓度受陆源输入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像大沽河、洋河这样径流量较大的河口,对附近海区的影响更为明显。从我们调查的数据分析,胶州湾中As(Ⅲ)含量的控制因素不仅仅是生物的转化作用,另外还有其它因素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还原经搅动面扩散到水中等,都可能导致As(Ⅲ)的浓度增加。在2001~2002年度内,夏季胶州湾周边河流中的砷浓度普遍高于春季,以墨水河为代表的排污河水中As(Ⅲ)的含量明显偏高,其原因是由河流底质的还原环境所致。 对“东黄海973”项目2000年秋季、2001年春季以及2002年秋季的调查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各航次的浓度范围及平均值,并且指出,As(Ⅲ+Ⅴ)及As(Ⅲ)的浓度变化受季节变化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春季航次高于秋季航次,平均浓度高2nM左右。特别是As(Ⅲ)占As(Ⅲ+Ⅴ)的比例春季明显偏高,约是秋季的10砷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改进及其在胶州湾、黄、东海的应用倍左右。As(m十V)与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联系,砷的存在形态与浮游生物及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有关,这表现了砷作为营养型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As(111+V)及As(III)在东黄海海域的分布受海流及陆地径流的影响比较大,主要受黑潮暖流、台湾暖流、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长江冲淡水等因素影响,As(m+V)表现为近岸海区高于外海、底层高于表层的变化趋势,这一点在春季表现得尤为明显。对PN断面上黑潮水与东海陆架水的交换通量初步估计结果显示,As(I11+V)在PN断面上的净输入量为0.SOmol/s,年输入量为l.6xlo,mol/yr。2002年9月航次调查海区范围内As护值为1.4一xlo一2,高于挪威近海(2 .08砚.54xl0一3),而低于西大西洋(0 .25士0.04)的值。这种As/P值的差异与生物因素比如浮游植物种类及数量的差异有关。长江下游的南通站调查结果显示,其总溶解态无机砷的浓度高于长江口附近海区,且近年来浓度没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受季节变化较大的径流量的控制,AS(I11+V)平均年通量约为一66xlosmol/”。 对2002年8月及11月两个航次的大面站调查,结果显示在长江口附近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盐度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秋季高于夏季。主要受陆地径流流量的影响,夏季浓度较低平均15.82nM,秋季平均浓度升至22.15nM,比夏季升高40%左右,且As(m十V)与盐度、SPM含量之间体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与陆源物质输入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两个季节内,As(m+V)与磷酸盐的正相关关系在表层体现得较底层显著,秋季较夏季显著。通过对赤潮爆发前后As(m十V)浓度的对比,可见赤潮爆发过程中浮游生物对砷的吸收作用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