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不同活性官能团的噻唑类席夫碱,并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结构确定和生物活性筛选。席夫碱是由Schiff于1864年首次发现而得名的,是由醛或酮的羰基和伯胺、肼及其衍生物的-NH2基团缩合而得。由于其结构的特性,使得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在医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有重要应用。特别是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噻唑类化合物一直以来在医药和农药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此类化合物一直作为局部麻醉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在进行研究。在农药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其噻唑类杀菌剂多达40多种。设计合成9种4-叔丁基-5-(1,2,4-三唑-1-基)-2-苄亚氨基噻唑,以一氯频那酮为原料与1,2,4-三唑反应,再经过溴代,与硫脲环合,用氨水中和得化合物4-叔丁基-5-(1,2,4-三唑-1-基)-2-氨基。通过卤化或硝化合成5种水杨醛衍生物。化合物1再与水杨醛、水杨醛衍生物或苯甲醛衍生物反应制得9种新的含三氮唑的噻唑类席夫碱。设计合成25种5-苄基4-叔丁基-2-苄亚氨基噻唑,并讨论不同2-氨基噻唑对反应的影响。对合成的化合物1、2和10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通过氢键形成一个二维网络空间结构,其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N-H…N氢键,构成稳定的晶体结构。化合物2存在分子内氢键(O-H…N),由酚羟基上的H与席夫碱上的N原子构成一个六元环。化合物10分子的晶体结构是由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而形成的。合成的噻唑类席夫碱进行抗肿瘤活性和杀菌活性测试。对合成的32种噻唑席夫碱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其分别对HELA细胞、BEL 7402细胞和CNE 2细胞都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对化合物2-10进行杀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4-叔丁基-5-(1,2,4-三唑-1-基)-2-苄亚氨基噻唑的活性高:化合物4、5和6,它们在杀菌活性测试中显示了很高的活性。深入研究发现化合物6对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16mg/L、1.38mg/L和1.47mg/L。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