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医学生进食障碍倾向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并对有进食障碍倾向医学生进行内观认知疗法干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医学生进食障碍倾向和危险因素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使用SCOFF问卷对某高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进食障碍倾向(总分≥2分)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进食障碍量表、体像障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进食障碍倾向医学生与非进食障碍倾向医学生上述心理社会因素的差异。并将调查中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名学生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脱落一例。研究组进行集中7天内观认知干预,对照组的封闭时间和条件与研究组一致,不做心理干预。在研究前后均用上述量表进行再次评估,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调查的664名医学生中,检出有进食障碍倾向的学生为264人,占39.8%。(2)医学生最多见的进食障碍症状是“你会不会吃太饱难受的感觉病了”,其次是“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失去对进食的量的控制?”(3)进食障碍倾向组实际体型偏瘦率低于非进食障碍倾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进食障碍倾向组和非进食障碍倾向组的年级、专业、年龄、家中排行、家庭收入、父母关系、与父母关系、管教方式、父亲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朋友数、从小由谁抚养、家族史、童年时受虐待情况分布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家庭居住地、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减肥相关的媒体关注、母亲或同伴节食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整体研究时,进食障碍倾向组和非进食障碍倾向组的现在体重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现在身高、体质指数、自认为的实际体型、理想体型、对体型的认识偏差和期望偏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进食障碍倾向组的进食障碍量表总分、瘦身倾向因子、不满体型因子、暴食因子、低自尊因子、内感受性缺陷因子分均高于非进食障碍倾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也得到相同的结果。(7)进食障碍倾向组的焦虑障碍患病率高于非进食障碍倾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进食障碍倾向组与非进食障碍倾向组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媒体关注、焦虑、瘦身倾向是影响进食障碍倾向的独立因素(P<0.05)。(10)对照组脱落1人,最终研究组35例,对照组34例,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体像障碍、进食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焦虑情绪水平、抑郁情绪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研究组干预前后EDI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研究组干预前后认识偏差和期望偏差分值较干预前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得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评分均比干预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对研究组和对照组SDS干预前后得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评分均比干预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女医学生进食障碍倾向检出率高,应引起重视。(2)家庭居住地在省会城市、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瘦身的媒体宣传的关注程度越高、母亲或同伴节食的的医学生更容易出现进食障碍倾向。(3)进食障碍倾向组的男、女医学生均存在体像障碍情况。(4)进食障碍倾向组的进食障碍量表总分更大,瘦身倾向、不满体型、暴食、低自尊、内感受缺陷程度均更高。(5)进食障碍倾向组的焦虑情绪水平也更高、抑郁情绪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母亲受教育程度、媒体关注、焦虑、瘦身倾向对进食障碍倾向有预测作用。(7)内观认知疗法可改善医学生进食障碍倾向,改变对体型的认识偏差、期望偏差、瘦身倾向、不满体型、暴食、低自尊、内感受缺陷,焦虑症状。(8)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医学生进食障碍倾向,可应用于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